当亏损成为焦炭行业主基调的时候,先天不足、原料短缺等困扰其发展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
千年极寒的“传说”,似乎成为煤炭行业“冬天里的一把火”。
近日,有波兰科学家指出,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有所减弱,以致极地南下冷空气的中和作用无法发挥,欧洲可能面临前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难以幸免。巧的是,国内气象资料显示,黑龙江、青海乃至四川等地在9月末已有雪花飘落。
日渐走低的气温与这个未经证实的传说一道,强力地推动着煤炭市场需求,也点燃了煤炭价格上涨的热情——仅10月下半月,煤炭价格的涨幅就接近50%,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煤超疯”再度横空出世。受此拉动,焦煤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对于以焦煤为原料的焦炭行业而言,这波煤炭价格上涨的热浪无异雪上加霜。
全行业亏损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5.75亿吨。同年,我国焦炭产量总计3.53亿吨,较上年增长约7.95%,占到世界焦炭总产量约60%。但是,如今多种行业弊病的集中暴发使得我国绝大多数焦化企业陷入经营窘境。
由于焦煤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焦化企业成本大幅提高,本就处境艰难的焦化企业不得不提高焦炭价格。但是,由于目前钢铁企业很大程度上仍然受节能减排政策的冲击,产能尚未完全放开,而且普遍焦炭库存充足,因此对焦炭的需求相对疲软。“焦化企业相对钢企弱势的多,因此提价的底气远没有煤炭企业足。”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表示。
事实上,即使价格上涨之后,焦化企业盈利前景亦未见明朗。
山西焦协曾表示,目前焦化企业普遍亏损,焦炭价格应略微上调,建议11月份焦炭车板含税价格应该保持在1850/吨左右,但按照当前山西地区主焦煤价格粗略测算,焦化企业的生产成本已达到2000元/吨左右——而实际上,山西的焦炭价格远未达到1850元。
虽然这个冬季的煤炭涨价加重了焦化企业的运营压力,但实际上他们的苦日子早就已经开始。因为那些因自有煤矿而可以免受煤价上涨冲击的焦炭企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长治尔安焦化集团因为自有煤矿,因此焦煤吨价在1200元左右。“但由于钢厂只能接受每吨1600元至1620元的价格,因此我们也在亏损。”集团总经理秘书孙晓磊表示。
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同样未能免于厄运。日前,国内焦化企业龙头是ST山焦披露第三季报,1至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13亿元,净亏损2.18亿元。
“今年是焦炭企业最困难的一年,将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在年中时候的预测正成为现实。
行业弊病
国际上,焦化厂大多作为钢铁企业的原料生产厂。在国内,因为近年来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导致独立焦化企业日益增多,2009年全国3.5亿吨焦炭产能中,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就达2.2亿吨。
不少分析人士均表示,正是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造成了中国焦炭行业的现状:当焦煤价格上涨时,一些未与煤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的独立焦化企业买不到煤,买不起煤。同时,不少钢铁企业都有炼化厂——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例,这三家的炼焦能力都可以满足自身需求,不少钢企的炼焦产能也较强,一旦焦炭价格波动时,钢铁企业会首先减少外部焦炭采购,以保证对自有焦化厂焦炭的消化,并对独立焦炭企业的焦炭进行压价。
根据中国炼焦协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有1400多家焦化厂,到2009年为800家左右,减少了接近40%。企业平均规模从不到15万吨到去年超过40万吨——日本则在210万吨左右。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家重视,因此煤炭业和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尽管焦炭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有所改善,但相对于规模更大的煤炭企业和钢铁企业,其话语权仍显微弱。因此业内专家一直主张,要想摆脱在上下游的夹缝中游走于亏损边缘的现状,一方面要建立与煤炭企业、钢铁企业的联营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焦炭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话语权。
而在黄金干看来,要实现增强话语权,摆脱亏损困境的目标,必须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钢铁行业产生了强劲的拉动。“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不过3亿吨,2009年已经超过6亿吨,每吨钢铁都需要0.4~0.45吨的焦炭。”河北钢协副会长宋继军称。受钢铁产能无序释放的拉动,焦炭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即便是在国家淘汰落后焦炭产能的过程中,我国焦炭产能仍在不断放大:2005年1月实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以来,我国累计关停了1.5亿吨落后焦炭产能。但同时,我国新建机焦产能达到1.4亿吨,焦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改变。
“目前,受下游需求不足的影响,很多焦化企业的产能并未完全放开。一旦完全放开,产能过剩的局面可能更加严重,那么焦炭行业的状况将更加不妙。”联合钢铁网分析师穆文鑫补充道。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焦煤等稀缺资源,改善我国出口产品中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比重过大的局面,国家于2008年8月开始对焦炭出口征收40%的关税。受此影响,2009年中国焦炭出口跌至54万吨,同比下降95.55%。这对原本就供大于求的焦炭行业进一步带来供需压力。
不少焦化企业过于依赖炼焦产能,而不注重以附加值更高的化工产业来弥补炼焦产能带来的风险。因此穆文鑫认为,焦煤的价格一般占到焦炭产品成本的85%以上的情况下,炼焦的盈利空间已经微乎其微。“少焦、多化才能避免亏损。”对此,黄金干则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钢铁行业与焦炭行业的产能增速将减缓,而焦炭出口又受到抑制的背景下,“那些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考虑尽快转产”。
原料短缺
作为焦炭的上游原材料,焦煤在焦炭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极高。因此,焦煤行情的一起一伏,决定着焦炭企业的阴晴雨晦。因此,即使不担心焦炭销路的钢铁联营焦化厂对焦煤的担忧也从未停止。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煤炭储量要比其他能源丰富得多。但是,中国的煤炭资源一直存在着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域不统一、煤炭品种和质量相差大、焦煤尤其是优质焦煤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从储量基础看,中国炼焦煤可采储量约724亿吨,约占国内煤炭可采储量26.2%。从储量结构看,强黏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分别占焦煤储量的23.6%和12.8%,合计不过36%,但是从钢铁等下游行业的需求结构来看,要求强黏结性强和弱黏结性的配比为6 :4。
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武承厚在合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提供的数据,去年国内炼焦原煤的产量为13.2亿吨,高品质强黍煤的产量仅为4.1亿吨,按60%的利用率计算,仅能生产2.46亿吨洗精煤,而需求应该在2.65亿吨以上。更关键的是,这至少2000万吨的优质焦煤缺口是无法用普通焦煤取代的。对此,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穆文鑫解释道:“低品位铁矿石可以通过多次选矿,提升品位;但焦煤不一样,电煤不可能变成焦煤,黏结度低的焦煤也不可能变成优质焦煤。”正所谓沙里可以淘金,但顽石无法变成美玉。
目前,根据工信部最新淘汰落后产能要求,钢铁行业在2011年底前,将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为避免产能受到影响,兴建大高炉成为钢铁企业的新选择。高炉容积变大,对焦煤黏结度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一般都要在95%以上。但中国多数焦煤的强度和耐磨性只能满足15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在如今4000、5000立方米的大高炉逐渐兴起的背景下,吨钢能耗下降的同时,对强黏结性焦煤的配比也进一步提高。所以随着大高炉的普及,优质焦煤缺口会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我国80%埋藏在1000米内的焦煤分布在山西、贵州两省,而作为需求方的钢铁企业和炼焦企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铁路运力不足,汽车运费太高——京藏高速大堵车就是中国煤炭运输“肠梗阻”的一次集中爆发,进一步加剧了焦煤供应紧张的局势。与此相呼应的是,随着目前全国气温普遍走低,突击运输保电煤成为煤炭企业以及铁路货运的首要任务,对焦煤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另外, 2009年,由山西而席卷全国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小煤矿企业的焦煤生产。以山西为例,按照规划,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 处,关闭中小煤矿产能约2亿吨。这虽有利于焦煤的长期供给,但对短期供给能力却形成了一定的挤压,因为如今大部分停工煤矿复工未复产。
武承厚还表示,焦煤尤其是优质焦煤作为稀缺性产品、不可再生资源,“应进行保护性开采”。但就现状来看,由于多数焦煤供应商的设备、经营理念均有待提高,因此包括焦煤在内的煤炭回采率过低——此前山西大量小煤矿的资源回采率只有15%左右,每采1吨煤要破坏和浪费近6吨资源,每年要破坏和丢弃约20亿吨的煤炭资源。而已开采的焦煤原煤的入洗率、利用率局面亦不容乐观。
海外谋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当海运费用和国际市场低迷的时候,黏结度相对更高的进口焦煤更受到焦化企业的青睐。转折出现在2009年。当时深陷金融危机的不少国家对焦煤的需求趋向低迷,带来了国际焦煤价格的一度走低,品质相仿的国外炼焦煤到岸价比之国内少200多元人民币,价差甚至一度超过250元。
“此外,国家已经开始从政策层面鼓励焦煤进口。”武承厚介绍说。据悉,之前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形式鼓励焦煤出口,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及对稀缺资源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于2004年叫停了炼焦煤的出口退税,其后又降低了进口关税。“这体现了国家决策层面认识的不断进步。”因此,继2009年进口量激增5倍之后,2010年1-8月的焦煤进口达到了2935.6万吨,较2009年同比增长36%。在全球焦煤贸易量中所占的比重也骤然升高到20%以上。
由于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影响供求关系的源头在国内,中国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重点也在国内”。所以武承厚认为,目前进口量的增加并不会对中国焦煤行业带来太多冲击。另外,与铁矿石进口严重依赖三大矿商的局面不同,中国目前进口焦煤的源头比较分散,蒙古、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等多个国家都在为中国提供焦煤,“不像铁矿石那样,资源过分集中在三大矿商手中”。因此穆文鑫认为:“综合多方因素来看,虽然需求在不断增长,但10年之内,中国焦煤应该不会出现铁矿石那样大量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状况。”
武承厚同时提醒道:“对于现状,确实不用过于担心;但对于未来,绝不可掉以轻心。”他解释称:“如今保护稀缺性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全球储量都不太丰富的焦煤尤其受到各方关注。”全球最大的焦煤生产商必和必拓已经将焦煤年度协议价改为季度协议价。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提醒道:“建立煤炭海外储备迫在眉睫。”他表示,为了避免铁矿石和石油价格被控的悲剧重演,中国企业要未雨绸缪,在进口煤炭的同时,要尽量多控制好源头,以购买当地矿山为主。
此外,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认为,在中国资源无序开发多年之后,当经济转型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基调的事后,中国企业开发海外资源,既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对于饱受原料供应、产业结构压力的焦化行业,应该也有较大的帮助。但与频频出击的铁矿石权益矿相比,无论是煤炭企业、焦化企业还是钢铁企业,中国企业在海外煤炭资源上的动作显得要迟缓得多。对此,穆文鑫认为,他们在评估了海外开发煤矿的难度之后,往往会退而求其次,继续维持进口现状。
“关键在于企业的危机意识相对较淡薄,换句话说,就是还没逼到非做不可的程度。”“我的钢铁网”总监徐向春认为,未必要等到铁矿石悲剧重演的时候才想起海外出击,“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能再临渴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