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目前工信部正在加紧牵头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体思路是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开放合作。
7月3日,《规划》咨询委员会会议在海南博鳌召开,辛国斌代表规划起草组介绍《规划》编制有关情况。他指出,根据《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精神,工信部与各部门加强沟通,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成4个调研组分别赴广东、上海等6地开展深入调研和座谈,从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传统车协同发展、国际化、新模式和新生态、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规划起草组形成了《规划》大纲初稿,提出了规划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规划实施的考虑。会上,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就《规划》编制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站位,加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明确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路径,重视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等意见和建议。
自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政策环境、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保有量占世界的50%以上。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万辆和46.4万辆,同比增加46%和41.5%,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据测算,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共减少成品油消耗2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7045万吨,对环境能源和环境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增长,初步估算,全产业链累计投资超过2万亿元,逐渐培育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逐步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与能源、交通、新一代信息通讯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会上,辛国斌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扩大开放的排头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跨国企业造车新势力加速转型,智能制造成为新的生产方式。安全、智能、节能、低碳成为新的产品标签,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产业发展面临着安全问题显现、财政补贴坡退的现实,如何巩固发展良好势头,实现平稳过渡,充分发挥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作用,全面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配套环境,促进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辛国斌还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引发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工信部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安全、“双积分”政策等行业关注热点并开展相关工作,持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据悉,鉴于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多发,工信部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方面,各部门从研发生产、消防使用环节发力,加快健全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召开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落实行业部门的主体责任,遏制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组织行业组织编写了电动汽车安全指南,发起新能源汽车安全倡议,开展如何安全使用电动汽车科普宣传等系列行动,降低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双积分政策,辛国斌说,工信部通过对现行企业政策的研究调研和第Ⅴ阶段油耗标准制定过程中行业油耗下降潜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等的测算分析,目前已初步拟定了2021~2023年度双积分政策的相关措施,并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