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大幅下滑,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也随之回落,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上下游双重挤压,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某位不愿署名的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无论对于上游原材料行业,还是对于下游整车厂,零部件企业都只能作为价格接受者,来自上下游的压力都集中体现在零部件企业的毛利率上。
内需不振 零部件企业利润承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9月,乘用车共销售206.05万辆,同比下降12.04%,今年首次出现两位数降幅。
乘联会公布了2018年10月前两周(10月1-12日)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10月前两周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26%,下降幅度较大,特别是第一周国内日均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55万辆,同比下降49%,市场销量几乎腰斩。受此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也随之下降。
西泵股份的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水泵、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飞轮壳和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壳体等发动机零部件产品。公司18日发布的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6.84亿元,同比下滑1.01%,净利润5835.86万元,同比下滑30.25%,毛利率下滑4.09%。西泵股份报告中解释业绩变化的原因包括:受汽车行业增速放缓,乘用车增速明显降温。
上述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说:“下游整车厂行业集中度高、话语权强,零部件企业基本没有议价能力,当下游的整车行业景气度面临下行,零部件企业作为价格接受者只能接受来自下游的利润挤压,削减毛利率。”
他并表示,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在内,乃至客车专用车,汽车相关的全行业在今年中报时集体出现了毛利率下行的现象,其中零部件板块的毛利率整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从已发布三季报的企业业绩来看,毛利率降幅仍在扩大。
生产汽车热交换器的八菱科技在三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配套的部分车型销售下滑,公司部分产品销量随之下降是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出口不畅以及原材料涨价 车企受到双重压力
国内汽车行业景气度出现整体下行,零部件企业出口业务同样出现下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汽车行业的角度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相对较广。”
钢、铝、橡胶、玻璃等上游原料价格均在2018年持续强势,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是多家零部件企业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上述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说:“零部件企业在和整车厂签署长期的供货协议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约定产品价格逐年递减,因为新车刚上市毛利率稍高,可以接受稍大的零部件利润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零部件价格要随整车价格逐步下行,这种业态也促使零部件企业的毛利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当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时,零部件汽车的毛利率水平会出现较大压力。”
万通智控与正裕工业分别在三季度业绩预告中称,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万通智控与正裕工业的主营产品分别为轮胎气门嘴、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与汽车悬架系统-减振器(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