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HS汽车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正在进一步恶化,前者要求削减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供应商已经难以承受。该调查显示,有些汽车制造商要求其供应商每年降低10%的采购成本,供应商疲于应付,整零关系越发紧张,有资本进行技术创新的供应商越来越少,供应商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化。
多重压力让供应商叫苦不迭
“除极少数几家汽车制造商外,今年,即使是业界表现最好的汽车制造商在要求其供应商控制成本,降低零部件价格方面也变得非常严厉。就汽车行业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整车制造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态度更为强硬,谈判方式也更为激进。”上述调查研究主要执行者,IHS分析师玛迪·菲尼说。
调查显示,汽车制造商平均每年要求供应商降价2%~3%。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要求采购成本每年降低5%。有一些制造商要求降低10%。
“这种降低成本的速度和幅度让零部件供应商很难适应。整车企业要求供应商通过技术创新来接受这样的降低成本的节奏。但是供应商却不能从整车企业那里得到任何帮助,或者帮助很少。双方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这是整零关系变得更为紧张的主要原因。”菲尼说。
据一些供应商反映,来自整车企业的压力还不仅仅是降低成本,导致整零关系紧张的因素有很多。
“不断要求扩充产品责任担保,试图将缺陷产品召回所带来的经济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大幅减少对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补贴,减少模具开发和生产方面的资助等,都让供应商很不满。”一位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负责人说。
整零关系恶化
IHS在调查中,请供应商给与自己有配套关系的整车企业进行打分和评价。在众多整车制造商中,丰田和宝马公司并列第一,得分为627分,满分为1000分。
宝马和丰田的总分一样,但宝马公司的成绩一致性更好。所谓一致性,是宝马在三大主要区域市场均保持了前三名的位置。在北美的评分体系中,宝马排名第一,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宝马排名第二。
不过,从往年的得分情况看,宝马和丰田的得分都在下滑。2006年,宝马得分为712分,丰田2007年的得分为697分。得分上的变化显示,整零关系有变坏的趋势。
今年的整零关系调查还显示,捷豹路虎的得分同比增长16%,成为零部件供应商“最值得信赖的汽车制造商”。调查显示,捷豹路虎在保护其供应商的知识产权方面比其他整车制造商做得更好。另外,中国长城汽车公司的得分为518分,比上一次调查增加47分,进步非常明显,排名仅次于大众和现代,后两家公司分别获得525分和524分。
零部件供应商与既有客户拓展业务的信心有所下滑。现代、起亚以及大众集团的配套供应商对这方面的担忧更多。IHS调查显示,现代、起亚以及大众集团对某个特定配套供应商的综合采购几率可能从2009年~2013年的两位数降低到2014年~2018年的一位数。与现代、起亚以及大众集团建立配套关系后,也可能来自整车企业的采购概率降为零。
整零关系调查中,排名靠后的企业包括印度马亨德拉、塔塔汽车以及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上述几家公司的得分均低于400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04分。
降成本还是保质量显现矛盾
“在某些零部件的采购方面,整车制造商正变得越来越苛刻。整车企业始终认为,他们的生产平台经过发展以后,零部件采购量规模更大了,仅凭这一点,整车企业就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筹码向供应商提出要求,或者施加影响力。”上述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说。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应商负责人还说,大众汽车集团和雷诺-日产联盟在要求供应商降低成本方面提出的要求尤为严苛。
IHS的上述调查还发现,今年以来,美国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大规模的缺陷汽车召回并没有引起整车制造商在质量控制或者零部件采购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反省。对于召回引发的产品质量问题,整车制造商几乎没有更多地采取防范措施。“召回引发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似乎并没有转化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更多注意。”菲尼在报告中说,“除了斯巴鲁等个别企业在产品采购方面提出新要求以外,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在产品测试和工艺验证等方面没有新调整。整车企业在产品质量重视程度方面的得分平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接受调查的一些供应商表示,在削减成本方面要求太过严苛,实际上对零部件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福特、通用和雷诺等对于供应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比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成本控制变为第一要务,似乎是采购人员在决定零部件质量。”上述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