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并不意味着打倒和否定,它只是一种声音,一种不同的见解。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建设,而批评者正是用批评这种工具来进行建设。”
企业家都是一言九鼎的吗?在青年企业家唐地源看来,并非如此,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时刻欢迎坦诚布公的批评。相反,接受批评、宽容错误、放权试错,才是一个企业持久发展的活力之源。
“总裁”头衔不是权力而是责任
唐地源为人低调平和,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富二代”的气息和模样。谈到企业发展和团队管理的时候,可以清晰发现,这是一个心思缜密、思维超前、行动果敢的掌舵者。
“‘总裁’头衔不是闪耀金色光辉的‘权杖’,而是对企业最大责任与风险的担当,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必须依赖整个团队的智慧与合力。”谈及接班以来的感受,唐地源直言,从2004年回到企业服务,自己就一直在观察和思考。“坦白地讲,就我而言,驾驭企业的经验与父辈根本不能相比。另外,一个人的能力必然有其局限性,圣泉集团的成功与成就原本就是整个团队拼搏进取的成果,我要做的就是继续打造一支踏实奋进的管理团队。”
唐地源身边的人告诉记者,平时在企业里用餐,他习惯和中层干部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总裁听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对于大家的建议、意见甚至是比较激烈的批评,只要觉得靠谱,就会诚恳接受和高度重视。”
唐地源的观点是,只有重视批评,才能快速成长。
“我明白,批评除了否定也有肯定,即便是否定也不全是非此即彼、非生即死的状态。批评并不意味着打倒和否定,它只是一种声音,一种不同的见解。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建设,而批评者正是用批评这种工具来进行建设。”
在唐地源看来,作为任何一级组织的负责人,如果耳朵听到的全是一片颂歌,那是一种悲哀和可怕,而能听到批评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对于领导者能否发自内心地愿意倾听且反省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尤其是批评的声音,乃是判断自身是否民主的试金石——“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时刻欢迎坦诚布公的批评”。
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创新
唐地源早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直接回到企业服务,而是留在了上海,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直到2004年,才接受父亲的召唤回到章丘入职圣泉集团。
“从2004年回来到2016年底接任总裁,可以说,12年间我几乎在集团的所有部门都干过。”唐地源深知父亲用心良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拼去搏。“有道是‘人非生而知之’、‘经历就是财富’,工作经历越多对我如今担当总裁的帮助越大,这是我一点发自肺腑的感受。”
唐地源至今清晰记得,在2016年接任圣泉集团总裁的交接仪式上,父亲作为董事长颇为动情地说,他自己31岁到圣泉集团,之后又刚好干了31年,到今天圣泉集团还没有过百亿,稍稍有些遗憾。
“父亲希望我能勇挑重担,团结和带领圣泉人继续艰苦创业,快速实现过百亿的梦想。”唐地源说,2017年,这一目标实现了。集团产值首次超过百亿,正式迈入百亿企业行列。“但这一天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父辈为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圣泉集团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新材料产业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生物质化学三大领域。新领域创新需要不断‘试错’,‘头破血流’积累的都是难能可贵的经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继续做好创新创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聚力高质量发展。”说到这里,唐地源提到,作为一名企业家,要格外警惕诱惑,时刻经得起诱惑。
“这里的‘诱惑’,主要是那些能够改变企业大船航行方向的影响因素。最简单的说,一个企业万不可‘朝三暮四’,看到什么有利可图就轻易改变经营方向。”唐地源说,立足主业积极创新,革新产品提升服务,才是一个成熟企业应该恪守的。“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这些年,多少地方企业都涉足其中,圣泉就没有。不是说涉足地产不好,但我们的想法是,还是要在主业和专业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润。”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
“现在就看库存,有多少就拉多少,一千万也可以。”
约访唐地源的时候,8月26日傍晚5时许,正巧他在部署向寿光洪灾地区捐资捐物。征得唐地源允许后,本报记者进入其工作调度群,目睹了这个临时组建的工作小组在截至27日下午5时的整整24小时里,圆满完成了向寿光市慈善总会运送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生物质石墨烯家纺产品和30万元现金的任务。
“做企业跟抗洪救灾其实一样,看准了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执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把目标落到实处。”唐地源格外注重执行力,而记者注意到,这个临时组建的“战斗小组”,核心人员不过30岁出头。
“总裁要求一线中层岗位,45岁必须退休,每一个中层岗位负责人都承担岗位接班人的培养任务。”一位中层人员跟记者开玩笑,“45岁就得退休,现在趁着还有活干,那还不得扑下身子好好干。”
唐地源的确是这么要求的。他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无限的活力,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就需要构建不竭的人才梯队。
“平常利用午饭机会与所有的中层干部一对一的一起就餐,平起平坐、畅快交谈,让我获益无限。我要求公司所有的部门都要组建起干部梯队,无论现职干部多么年轻也要这样做。这就确保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任何一个部门都不会有干部缺位,进而保障了圣泉集团这部机器的无故障运转。”唐地源说,为培养后备干部,集团还常年引进高端人才协助培养年轻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外出学习培训,经过“摸、爬、滚、打”,一大批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各部门的栋梁之才。同时,全国各地以及国内外精英加盟,也为圣泉集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唐地源又创新性地提出,“谁做事,花钱谁做主”,成立“预算及风控管理委员会”,从制度层面对员工进行最大限度地放权。
“年轻人最重要还是要自由,要给员工试错的机会,这是一个最大的放权。”他说,“人之所以能够成长,就是源自信任,也是源自责任和担当。通过预算和风控两端控制,简化中间流程,可以让员工焕发更高的积极性,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在唐地源看来,这份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就是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他希望,这可以成为圣泉持久发展的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