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爆出车间丑闻后,日产又摊上大事情。近日,日产公司承认在日本制造的汽车废气排放和油耗数据经过“蓄意编造”。日本车企频频陷入“数据造假门”,从三菱和斯巴鲁油耗数据造假、丰田碰撞测试造假、本田尾气排放造假等,都说明这并非是偶然事件。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日系车是省油又省心的代表,但从造假丑闻到经营败退,无不彰显着过去高高位居神坛的日本制造,现今光环减退的窘境。让人不禁发出发疑问:一直以质量著称的日本车企到底是怎么了?
日本工匠变“躬”匠
这让我们想起两年前的日产收购三菱事件。当年的三菱汽车同样因为燃油造假案,股价一跌再跌,其高层除了不停道歉,已经没有回天之力。当三菱汽车处于奔溃边缘,好基友日产伸出橄榄枝,斥资2370亿日元成为最大股东。
万万没想到的是,举报三菱燃油造假案的就是日产,更加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后的今天,造假案同样发生在日产身上。这宛如宫廷剧般的剧情辗转,让人防不胜防,但也从侧面反映,日本制造似乎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在油耗排放数据上造假,车企可以说是花样百出。众所周知,在日本新车出厂前都必须对尾气排放和油耗进行检测,只有达标后发布合格证书才能出厂销售。如果要达到排放标准,势必会对汽车的动力总成造成影响,而制造成本也会增加。
为了节约成本,三菱通过调整轮胎负荷值或轮胎滚动阻力来达到“好看”的数据,斯巴鲁则私自篡改汽车燃料消耗量、喷油排放气体数据,日产则再次把黑锅丢给“临时工”,即让没有资格的检验员参与出厂检验。
日本车企之所以胆敢长期造假,其实还是源于日本制造行业中的“特别采用”制度。这个制度是用于处理不合格产品,如果产品品质和合同上的签约标准不符,只要买家同意,就不会沦为品质造假。这个制度之所以在日本被认可,是因为过去日本制造商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般把标准设定得非常高,因此日本国土交通省允许车企自己完成对新车的出厂检测。而车企发现,即使在规格上有些许不符,也不会影响实际使用,因而在品质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此外,虚报数据丑闻在消费者看来,并不影响车辆的质量和使用,因此并未在车主和消费者中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造成日系车企铤而走险的原因。以日产为例,虽然去年爆出质量丑闻,但销量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2017年全球收益增长12.6%,其中日本市场增长了4.8%,中国市场增长了12.2%。
但运气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斯巴鲁自从“篡改数据门”之后,虽然车辆品质没有影响,但导致品牌的信誉一落千丈,据公开数据显示,斯巴鲁在日本销量持续下滑,3月份销售额下降9.2%,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在中国更是濒临退市边缘。
瘦死的骆驼真的比马大吗?
除了在自家门前,日系车企在北美、中国、欧洲等重要汽车市场也逐步暴露出逐利后的质量问题,比如高田气囊所引发的全球性烂摊子,涉及全球1.2亿辆汽车,仅本田就占了五千多万辆,丰田、日本加起来与本田不相上下,可想而知日系车在高田气囊的问题有多严重。
此外,素有技术宅称谓的本田,在销量节节攀升的背后,伴随的是质量的逐步下降。本田新款CR-V上市不久就经历“刹车门”事件,新车召回后不久,又身陷“机油门”危机,这不仅出现在国内,即使北美也出现机油增多的现象。
日系车企丑闻频出的根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首先是企业竞争力下降。过去对技术过分的追求,导致产品成本大幅提高,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汽车市场,当别人都提供价格更低,功能更多的产品时,无疑会造成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其次是日本企业的雇佣制度。过去日本劳动力的核心是那些拥有长期合同、工资标准论资排辈的全职员工。经过公司完整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是车企重要的隐形资产。但现在的年轻人流动性非常大,导致技术难以有效传承,同时车企也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因此只能雇佣临时工,这让过去一直推崇的日本的工匠精神黯然失色。
另外,企业制度不完善,导致车企责任心问题随之出现。要知道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比如具有利己的性质,在监管制度缺位和市场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维护消费者交易公平的利益,不能寄希望于车企本身的自律和觉悟。
当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的认为“中国制造”就能超过日本。从近来一系列曝光的日系车企造假事件来看,大部分都是车企技术指标造假,而在不少北美、欧洲等著名质量评测机构的评比,比如 J.D.Power,日系车可靠性依旧是排在前列。所以,在“日本制造”的神坛还没有完全倒塌的现状下之前,造假事件频频曝光,可以看做是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
日系车企的光环在逐渐消退,这是我们自主品牌突围而出的难得机会。既要从中吸取经验,比如日系车过去从模仿到创新的成功,再到如今逐渐松懈后的落败,都是一面镜子。同时要好好认识“质量”二字对车企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短期利益,更是品牌长期维系下去的根本。销量上升或许很容易会掩饰很多问题,但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往往能让一个企业几十年的努力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