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构建非常有战斗力的技术创新突击兵团,大幅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各联盟技术路线和技术分工,制定各联盟的技术创新规划,为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发挥作用。
11月2~3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到会并讲话。
56个试点联盟的代表,技术创新工程共同推进部门以及部分省市科技厅(委)的有关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钢铁可循环流程、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汽车轻量化、半导体照明、再生资源等56个试点联盟代表和技术创新工程推进部门一起深入地交流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的经验和思考(相关报道详见今日A2版)。
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合舰队
李学勇指出,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已被明确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作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要“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5年来,在部门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进展顺利,已见成效。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正在健康成长,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加紧构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孕育和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活跃在技术创新的一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广东、四川、辽宁、上海和青岛等9省市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正在深入开展。实践证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联盟构建方向
李学勇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各地方和有关重点行业要结合本地区和本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研究制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方案,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把技术创新工程做强、做大、做深;要统筹改革和发展两大任务,促进三大载体建设与计划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部署相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支撑产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力争再用5年时间,通过工程的实施,使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担起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李学勇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该是聚集了国内最好的技术力量,国家对联盟是寄予希望的,希望联盟要凝练创新目标,认真梳理技术创新链。让联盟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创新活动、成果应用的主体,能够有能力承担起国家重点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包括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等。
李学勇强调,各联盟要引起注意的是,联盟成员单位间不是短期的商业行为,而是长期的合作创新关系。不是捆绑式的拉郎配联合,而是相关联的利益共同体。所以,一定要确定好联盟的信用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另外,联盟除了要明确技术创新链以外还要研究价值链和服务链,以及向联盟外单位的技术转让的扩散机制,只考虑技术创新而不考虑价值链和服务链,这个联盟将是失败的。
着力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
“十二五”期间,要深入推动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着力解决“单个环节、单个企业解决不了、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产业共性技术难题,进一步在产业技术创新链上下工夫。”李学勇强调,推动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着眼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深入分析产业优化升级问题,找准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明确技术创新路径,优势互补、系统集成、分工合作、统筹推进创新活动。同时,试点联盟仍要进一步在产业技术创新链上下功夫,明确联盟技术创新的近中期目标,进一步加强联盟的专职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联盟内部管理制度,使之成为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