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逐渐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越来越大。IDC最近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2017年IDC全球机器人调查重要洞察》显示,机器人技术被受访用户企业评为首要技术投资选项。IDC全球机器人及亚太制造业研究总监张敬兵指出:“调查数据显示,最终用户企业正在积极寻求部署最新的机器人技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和增强客户体验,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机器人:面向3.0时代的变迁
“经历电气时代,数字时代,机器人即将进入3.0的智能时代”。据了解,在机器人3.0时代,机器人技术将更多地向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演进,人机关系也将从传统的人机隔离向人机融合转变,这将成为人机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机器人3.0时代何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人机互动的重要行业和场景有哪些以及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这些话题,笔者采访了IDC全球机器人及亚太制造业研究总监张敬兵博士。
在满足需求中提升智能化水平
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目前科大讯飞等企业的一些技术上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但机器人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智能化水平应用的技术瓶颈。“在视觉、触觉、移动、决策、预判等方面,机器人还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水平。智能化水平欠缺是其尚不能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制约。”
如何看待机器人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何衡量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就这些问题,张敬兵一一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从发展阶段上来看,代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机器人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普遍反映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高的另一个原因与人们的期待有关。和一般应用在工厂的机器人不同,能够实现人机协作、情感互动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相对来说要复杂很多,尤其对智能技术和智能协作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但是目前大部分机器人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在衡量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方面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这也导致了对当前国内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高低不一的诟病。以科大讯飞为例,虽然其已经成为中国在语音识别领域的技术领头羊,但是其在语义理解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仍没有达到用户期望的要求。
张敬兵表示,“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单一的、绝对的标准,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是一项长期工程。”但他认为,对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考察可以遵循以下准则:是否具备自主能力包括感知、认知、推理、决策、执行,以及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3.0时代意味着人机协作、融合共生
在今年7月由IDC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白皮书中,对机器人3.0的智能时代是这样描述的:
“技术上,机器人从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传统工业技术向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应用上,机器人应用从工业领域向商用、家用等领域逐步扩散,将全面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人机关系上,人类和机器人由相互隔离、保持距离发展到全面的人机互动。”
自诞生以来至今,机器人发展经历了从1.0到2.0再到3.0的三个阶段。从时间段上来看,张敬兵认为可以这样划分:2000年之前、2000年~2015年以及2015年后。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张敬兵表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进入3.0时代。“互联互通、虚实一体、人机融合”,是3.0时代机器人的核心特征。
“机器人进入3.0时代,和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拿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的那场“人机大战”来说,后台涉及数以千计的云服务器,同时还会运用到海量数据和分析技术,也就是说离不开大数据技术。
张敬兵说,机器人3.0时代,意味着一切从最底层开始,实现互联互通,各项技术和设备之间相辅相成,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互融合,最终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研发新的技术并推进新的应用场景。
智能化机器人能干什么?
我们对机器人的形象并不陌生,在很多电影场景中,我们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比如《星际穿越》、《钢铁侠》之类的科幻大片。问题是,进入智能化时代的机器人,将会在哪些领域哪些场景下形成大规模应用?又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天很多行业比如金融、政府、交通等领域,越多越多的智能设备加入进来,如纸片一样蜂拥而来的信息、数据充斥了这些行业的千百个场景,这些领域无疑也是未来智能化机器人潜在的“用武”之地。
工业生产领域无疑和机器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随着应用范围、规模的扩大,这些工业生产、服务型机器人将有可能成为机器人领域最为成熟的部分,走在其他行业机器人的前列。比如京东、天猫已经开始大批量在仓储物流领域采用智能化机器人来做分拣、传送和分配;其次,是医疗保健领域的机器人,这方面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在进行尝试;再次,是商用和服务结合的领域,比如清洁机器人,这些年在各种超市、机场、零售场所都能看到他们。
还有更多的领域会使用机器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机器人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一些人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劳动环境恶劣、危险,或简单、重复和无趣的工作。”张敬兵表示,目前中国市场部分区域仍存在雇工难的问题,机器人会在一些领域起到替代或劳动力补充作用,富士康就是这样的典型之一。
张敬兵最后总结,“最终随着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加上市场的需求在扩大,机器人产业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未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机遇会非常大,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必将更加‘知人、懂人、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