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产业链的绿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从汽车产品研发到零部件供应、整车制造、物流销售、产品使用到回收再利用——这是一个完整而非分裂的链条。如果只论单个环节,这样的“环保”并不是绿色,只是转移了污染环节而已。
近几年的汽车制造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智能化,二是环保化。几乎所有新开工的汽车生产工厂,都将此作为最大亮点。今年新建立的工厂,包括宝马新大东工厂、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观致常熟工厂、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沃尔沃大庆及成都工厂等,基本如此。即便是一些新建立的品牌,甚至低速电动车——都开始越来越注重这些方面。
在环保上,应该说这些新建工厂有很多设计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包括废水的零排放、有毒气体的完全过滤,甚至电力也开始做到自我内部循环,噪声污染更已被缩小至车间内部。参观这些生产工厂,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样的汽车制造已经与污染彻底隔绝了吧?但事实可未必如此。尽管在诸多方面,汽车公司们力图在生产上做到“环保”,但汽车制造仍然是眼下污染重要的来源。
从2013年开始——这是不少新一代工厂开始投产的时间,在企业乃至行业中仍旧出现了不少的汽车工厂污染事件以及疑似污染事件。包括东风日产、长安福特、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不少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都涉及其中。在重庆去年的环保整治风暴中,北汽幻速、潍柴英致汽车等公司都被通告批评,原因即包括违规排放,环保不达标等。
实际上,包括宝马新大东工厂这样的标杆性工厂(现为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在最开始的环保测评中,也令人意外的因为某些指标未达标而没有通过。而回过头来看,在汽车行业中,真正意义上能够实现“环保”“零排放”的企业可能是少之又少。当然,并不能否认车企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近几年来整车制造环节的污染也确实在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污染已经不存在。
当下的现实仍旧是,大汽车制造行业对环境污染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譬如在供应商环节,零部件企业很少会像整车企业一样,投入大量资金在环保而非智能机械化设备或者提升规模上。甚至在销售流通环节,这样的事例也不少,并且污染程度还很严重。悲观一点说,在整个产业链中,汽车制造业的污染在向上下游转移。
如果我们将这样的考核带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来,情况更不令人乐观。首先是电池环节,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后期回收,都潜伏着诸多令人头疼并且危害性巨大的污染问题。而能量的来源更是现在争议的焦点,电动车主要的动力来源仍然是火电,这在诸多专家看来并不是“清洁”的汽车,反而可能还增加了排放。
汽车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的环保理念或者是考核标准向上下游产业链灌输,唯有整个产业链的绿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这包括从汽车产品研发到零部件供应、整车制造、物流销售、产品使用到回收再利用——这是一个完整而非分裂的链条。如果只论单个环节,这样的“环保”并不是绿色,只是转移了污染环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