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3月份,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9%;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7.6%。专家分析认为,当前,物价总体走势较为平稳,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通胀苗头。而对于CPI涨幅连续两个月低于1%,也无需担忧通缩风险。
“CPI环比下降0.3%,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下降较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9%,影响CPI环比下降0.3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蛋、猪肉、禽肉、鲜果五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3月份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对于食品价格出现负增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有当前供应充足的原因,也有去年基数较高的原因。去年3月鲜菜价格涨幅高达35.8%,高基数促使今年同期同比价格下降27.9%,由此影响CPI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外界注意到,CPI涨幅已连续2个月处于低于1%的较低水平。绳国庆指出,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0%,与前两个月大体相当,保持平稳态势。
连平也认为,虽然CPI整体水平较低,通胀预期走弱,但由于核心CPI走势较为平稳,也不存在通缩风险。
最新数据还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从同比看,3月份,PPI上涨7.6%,涨幅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涨幅在连续五个月扩大后开始回落。从环比看,3月份PPI上涨0.3%,涨幅比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三个月回落。
“部分重点行业同比价格加速上涨的态势有所缓和。”据绳国庆测算,在3月份PPI7.6%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5.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
“一季度PPI或已高位见顶。”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彬认为,PPI之所以创出近年来新高,去年低基数效应是很大因素,此外,国内经济企稳需求扩张、去年去产能去库存导致中上游行业产品价格飙升,间接传导至下游。而随着去产能带来的国内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边际渐弱,原油价格未来保持盘整行情,PPI将会有所下降,CPI与PPI的缺口也会缩小。
展望今后的价格走势,连平预计,随着食品价格回升至增长水平,CPI在二季度可能会上升。但从全年来看,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CPI同比涨幅约为2%。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下降,企业补库存周期逐渐走弱,PPI涨势可能继续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