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月21日,“治霾·京津冀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启动,记者在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完成“大气十条&r...
1月21日,“治霾·京津冀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启动,记者在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在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将在十个方面重拳出击,打赢治霾攻坚这场硬仗。铁腕治污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早在1998年,北京市就开始了针对大气污染的大规模综合治理,并先后实施了16个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大气污染治理,北京一直在行动。
据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李翔介绍,2013-2016年,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89.5、85.9、80.6和73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分别为4.0%、6.2%和9.9%,2016年较2013年下降18.9%。目前,北京市SO2浓度水平远优于国家标准,与南方沿海无采暖城市相当;在周边省区市NO2浓度水平同比上升的情况下,北京市NO2年均浓度继续保持同比下降趋势;PM10年均浓度首次降到100微克/立方米以下。
成绩是努力换来的。近年来,北京市在压减燃煤、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削减工业污染、加强清洁降尘、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加强环境督查监管等方方面面统筹推进,不仅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同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大力实行铁腕治污。
攻坚克难 啃下治霾“硬骨头”
北京三面环山,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差,易出现高温高湿、静风逆温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特别是秋冬季节,极易形成重污染。
随着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能耗、建筑施工以及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刚性”污染持续增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同时,北京市污染来源呈现“由大到小”、“由生产型到生活型”、“由市区到郊区”的变化,特别是从大的集中排污单位,转向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散煤供暖、高排放车、城乡结合部治理等,减排难、监管难。这些原因使得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
对此,北京市坚持标本兼治、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并重原则,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空间布局,倡导和推行生活方式转变,降低社会活动排放强度,完善全社会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的格局,切实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防、联控、联动,科学分析污染源,为精准治污提供决策依据,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全力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十个重拳 2017坚决打赢硬仗
2017年,是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解决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大气污染治理突出矛盾、啃下“硬骨头”、突破“瓶颈”的非常时期。北京市实行“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相协调的原则,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对此,2017年北京市将在十个方面重拳出击。
一是继续推动农村地区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和南部的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
二是最大限度压减电力行业的本地排放,供暖季结束以后,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
三是完成剩余的4000蒸吨工业和供暖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基本淘汰远郊区、平原地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大兴、房山平原地区和通州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
四是治理高排放机动车,2017年2月15日起实施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五环路内限行,全年淘汰30万辆老旧机动车。
五是重点管控重型柴油车,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部“戴口罩”(安装颗粒捕集器)。严厉查处在用重型柴油车超标排放行为,重点整治渣土车。
六是全面推动燃气设施氮氧化物减排,全市将完成1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
七是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调整退出步伐,全面清理整治2560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八是促进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北京与天津、河北全面推广水性漆替代油性漆。
九是铁腕执法,强化督察问责。市区两级有关执法部门保持密集执法和常态化夜查的高压态势,综合运用上限处罚、按日计罚、移送司法等措施,扩大执法成效。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对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形成震慑。
十是深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在环保部的统筹调度下,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协调联动,统一会商、统一预警、统一应急、联动执法,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