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揭阳,广东南部工业重镇,一条榕江穿城而过;江水平缓,小城宁静,但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制造业的“生态革命”。千年以前“烘炉打铁”,如今金属...
揭阳,广东南部工业重镇,一条榕江穿城而过;江水平缓,小城宁静,但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制造业的“生态革命”。千年以前“烘炉打铁”,如今金属企业集群化发展;过去“村村点火”,如今搭建起一个创新产业园,是什么原因让揭阳金属加工产业成功撕掉“高污染高能耗”的标签,走上一条绿色、生态并伴有国际化要素的发展之路呢?日前,本报特派记者前往揭阳探究其中的原因。
行业遇“寒冬” 企业抱团取暖 规模化发展
2012年以前,揭阳广兴润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旭阳还在为企业发展问题而犯难:在各个行业纷纷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自己的企业该何去何从?金属加工企业长久以来被贴着“高污染高能耗”的标签,如何实现环保发展?
其实,这样的问题是整个揭阳金属加工行业曾经的“尴尬”。改革开放以来,揭阳市拥有7600多家金属企业,是国内闻名的金属产业基地。尽管规模庞大,但揭阳的金属加工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企业小、散、弱等问题明显,无牌无证、偷产偷排的电镀、酸洗“小作坊”对当地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让揭阳市委市政府一度纠结。
2012年初,为了生态环境,当地政府甚至想要“忍痛割爱”,彻底清洗金属加工行业。“但我们认为,金属加工业所造成的污染终究可以找到解决方法。”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晋卫东告诉记者。于是,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家们一起,终于将揭阳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思路理顺。“既然单个企业转型有难度,我们就想将企业整合转型,发挥规模化效应。”晋卫东说。
2012年6月,揭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6166”行动计划,制定了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成立金属企业联合会成为一个切入口。随后,揭阳市金属材料协会、市五金商会、市不锈钢制品协会、榕城区钢铁工业协会4个协会700多家企业组成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与此同时,揭阳市提出打造一个现代化电镀园区的想法。“中小企业抱团,发挥规模效应,打通上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链条,这样一来可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晋卫东说。
牵手德国 园区运营走出新路
令晋卫东没有想到的是,最初规划的现代电镀园区竟然与现代工业“大佬”——德国扯上了关系。
“既然决定转型,为何不来一次华丽的蜕变?”在确定发展方向后,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在政府支持下,选择到工业基础雄厚的欧洲去“取经”,希望通过高端合作敲开转型升级大门,而德国成为了考察的重要一站。“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晋卫东告诉记者,揭阳金属行业的企业家们走进德国的加工车间,也达成了加强与欧洲先进国家的合作,解决技术、品牌、人才短板问题的共识。最终,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很快与德国工商大会对接成功。揭阳最初规划的电镀园区,也演变成中德金属生态城。
走进中德金属生态城,一面装饰墙上的20个字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晋卫东解释道:“在这里完全由行业协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政府主要引导园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土地、政策和税收等方面支持,从而实现了工业园区由行政主导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的转变。”
据了解,中德金属生态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7万亩,开发面积约2万亩,以德国工业小镇为发展目标。这一发展运作思路在园区规划建设之初解决资金建设问题上就已经得到体现。2012年,金属企业联合会专门聘请了中信证券、北京正略均策、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为顾问,通过法定程序自筹成立了中国(揭阳)金属产业投资基金,从各成员企业中融资10亿元,再以10亿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成立了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投资建设金属生态城项目。
西行“取经” “百人团”织密中德合作网
去年6月,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上,200多家国内企业与来自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的122家企业和机构进行现场对接,最终共签订合作协议24份、意向书27份、合作会谈纪要132份。晋卫东介绍,为了让园区企业更好对接德国甚至欧洲,开展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合作交流会只是“引进来”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中方企业“走出去”?去年,揭阳市政府组织中小企业成立了对德(欧)合作“百人团”。据介绍,“百人团”每月组织一批成员访欧、落实一批外企来访、举办一期学习论坛、开展一次产业创新调研、开展一次金融对接、展示一批企业新貌,让中小企业负责人从此坐上了对德合作的直通车。广东超亿美投资有限公司经理庄达胜就是“乘客”之一,通过“百人团”访德活动,该公司目前已经与德国一家新能源企业进行洽谈对接。
另外,随着中小企业对德合作的不断深化,揭阳市在德国设立了6个办事处;德国柏林生产技术中心、弗劳恩霍夫生产设备和结构技术研究所、西班牙巴塞罗那工程设计学院等6个欧洲科研机构明确将入驻共建金属科技中心及成果交易平台。
随着中德合作创新基地以及金融、科研、设计、服务“四大中心”基本建成,中德金属生态城内已吸引了欧绿保、玛卡自动机床等26个中德合作项目落户。
“中德+教育” 共建大学培育智才
5月11日上午,中德金属生态城综合服务中心“金声堂”内座无虚席,香港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曾庆忠正在以“中德教育合作”为主题做一场报告。前来听课的不仅有揭阳市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更不乏一些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一把手”。这样的“对德合作对话”讲座几乎每周都会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举行。
类似“对德合作对话”的讲座更像是揭阳中小企业家对德合作发展的“培训班”。除此之外,揭阳还在酝酿“中德+教育”战略,将筹办一所德国双元制应用科技大学,为中德金属生态城乃至国内制造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015年3月,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查耐尔斯基等来到揭阳,考察中德金属生态城及中德双元应用科技大学选址,与当地共同商讨推进合作办学事宜。据了解,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双元制”高等职业院校,将与广东工业大学在揭阳筹备共建中德双元应用技术大学,该大学将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首个与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
此外,中德金属集团与德国高级专家组织(SES)签订了人才引进备忘录,确定由SES组织为园区企业定制专家派遣服务,分批次派遣退休高级工程师常驻园区工作。与德国工会联合会黑森-图林根区大区工会签订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工业联合会合作创办中德产业合作教育培训机构……为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