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化程度并不高,大家都只能依靠车床和手工制作机械时计的年代,你也可以说是座钟时代、怀表时代甚至于腕表时代初期,当时的时计耐用而且精美,因为制表师耗费很多精力去完成一件作品,当然不希望这件作品很快就报废,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些钟表都是为贵族和皇室所制作,因此十分考究,打磨也是工序之一。今天,钟表已经变得如此普及,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款甚至多款好的腕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增长,腕表与腕表之间的差别,早已不单单在精准这个领域里一较高下。除了表盘上那个logo的不同,腕表是否高级,或者是否值得珍藏,往往通过细微的打磨,能得出结论。
我曾见过一些古董钟表,早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董怀表,迟至上世纪中、末期的现代腕表,这里面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往往打磨好的钟表,它的欣赏性非常好,心理上便已经首先开始接纳它,而打磨不好的腕表,除非品相好品牌好,价格也会不错。当然,看那个时期的钟表,较吸引人的主要是材料、机械结构和机芯版路,打磨是捎带着看的,而且很多时候这些钟表的打磨并不多,程度也不高。现代的钟表,非常注意细节,我们主要说说一些机芯方面的打磨,因为外观件的打磨,往往都是机械打磨,手工打磨的不多,而且低端腕表现在外观做的也很漂亮,所以真正考验高级钟表打磨水准,通过欣赏机芯更能把握。
劳力士Aegler老芯 依稀看到精细的打磨劳力士Aegler老芯 依稀看到精细的打磨
很多资深表友,对于打磨其实非常了解,我们腕表之家的网友中也不乏一些专业钟表维修师、钟表公司的技术人员,所以我班门弄斧,希望抛砖引玉。普遍来说,大家都把机芯打磨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功能性打磨,一部分是装饰性打磨。功能性打磨指的是服务于钟表功能的打磨,主要见于齿轮轴、齿尖等方面,目的是提升钟表性能、稳定性及持久性。装饰性打磨指的是为了提升机芯外观品质而进行的打磨,对于腕表性能的帮助微乎其微,现代已经发展为一门制表艺术,并设置了专门的培训课程甚至学校。
如果用老派思想来阐述的话,装饰性打磨是样子货,功能性打磨才是王道,因为机械腕表极为重要的功能,依然是走时,而好的产品,能够名震江湖,就是因为腕表的素质高。何为素质?精准、耐用、长久,这些的基础,是初始结构精良的设计,以及部件功能部位的良好处理,其中包括打磨。功能性打磨有三个机芯厂做的比较深入人心,一个是劳力士,一个是万国,一个是FP机芯厂,当然不是说其他品牌的功能打磨就不如这几个,爱彼、百达翡丽的功能打磨也很到位,只是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这几个。
这三家机芯厂做的机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面打磨并不算精致,甚至感觉有些粗糙,但是机芯性能都很出色,部件的性能都很好,所以一直是耐用的经典。正如前文所说,功能性打磨主要用于机械结构的活动部位,比如杠杆、齿轮轴尖、轮齿等处,好的功能性打磨可以让部件持久运转,而粗糙的打磨,不仅会使部件摩擦中产生碎屑,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从而增加修复难度,提高维护成本。不过,当机芯装配在腕表之中,我们是很难看到这些内部打磨,更无从判断其好坏,所以品牌就成为了它们的背书,选择品牌即选择了好的与一般的打磨。
机芯也会相应的有装饰性打磨机芯也会相应的有装饰性打磨
装饰性打磨的流行,是近代腕表发展的结果,诚然,在怀表十分流行的时期,机芯也会相应的有装饰性打磨,但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流行和丰富程度。透底腕表的越来越普遍,开始要求机芯表面要有良好的装饰,以增加欣赏性。装饰性打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日内瓦纹打磨、珍珠圆点纹打磨、倒角、磨砂纹、抛光、磨光等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机器来打磨,而我们要说的,是通过手工打磨的那份精致和工匠精神。
黑色抛光
在高级机械腕表中,有些部件异常夺目,并不是这些部件多么闪亮,而是黑的深沉。抛光作为机械机芯装饰打磨中最常用的一种打磨手法,具有很多种类型,但真正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只能依靠人手工完成的抛光,非黑色抛光莫属(其他抛光现在基本都用抛光膏用打磨机抛的)。黑色抛光原名叫Black Polish,是抛光中最精彩又最有挑战性的抛光工艺,因为经过这样抛光过的部件在一定角度下表面呈现全黑色而得名,目前仅有少数一些制表公司会用,因为产量低,人工成本高,这些部件只用在高端表款之中。虽然如朗格、爱彼、江诗丹顿、百达翡丽等顶级品牌都有使用,但黑色抛光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
朗格镜面抛光朗格镜面抛光
黑色抛光对材料有要求,一般用的是精钢材料,因为精钢经得起长时间的摩擦而不太损耗表面,并且能达到理想的镜面。一般情况下,打磨师会将需要打磨的部件,放置到一个木桩内,然后在锌盘上撒上钻石研磨膏(或钻石研磨粉末),然后由打磨师倒扣木桩,让部件的表面接触钻石粉末,按照“8”字的走向打圈摩擦。在这个过程中,打磨师需要时常关注部件表面的变化,直至呈现单向反光或者反射全部光线,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一位打磨师数天时间才能完成。更珍贵的是,这个重复同一动作的过程很枯燥,而且日复一日,没有良好的心态很难坚持,因此打磨师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倒角
高级机械制表和普通机械腕表的差别,通过倒角的打磨可以分辨而出,不过由于现代工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意义上必须要手工去做的倒角,已经可以通过机器完成,当然,两者在实际效果中是有差别的。倒角有内角和外角之分,外角可以机械完成,内角则依然需要手工完成,所以普通的机械腕表,是没有内角的。高级机械腕表所有的倒角都由手工完成,倒角的实际作用比如可以减少磨损,降低装配时划伤其他部件表面的风险,除此以外似乎并无其他作用,但可以大幅提升机芯的美观程度,没有倒角和有倒角的机芯,在欣赏性上相差很大。倒角是将夹板表面和侧面连接处的锋利直角给修饰成光滑斜面的过程,镂空腕表中尤其常见。
目前来说,倒角有45°斜面倒角和圆角两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斜面倒角。首先用矛形尖头的锉刀将锋利角锉出45°角,然后用涂有抛光膏的打磨工具进行表面抛光,这个过程不同品牌会有不同的方法,有些用带小马达的电动小砂轮抛光,有些是纯手工抛光。
好的圆角打磨并不多见,高级机械腕表中会有,但如果想要欣赏到最漂亮的圆角打磨,还得去看一些独立制表师的作品,比如Phillipe Dufour和Kari Voutilainen,这两位是公认的打磨工艺大师,并且凭手工就能打磨到高倍放大镜下依然完美的程度。事实上,好的倒角之所以难,是因为往往机芯夹板上原本就有装饰纹路,而倒角表面和这些纹理之间的衔接是最难处理的,因为工艺不同,工具不同,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就会在衔接处产生坑洼和毛刺等不平整的效果,影响其美观度,这种程度的精细倒角,仅能手工完成。而Dufour在处理圆角打磨的时候,其衔接处会看到较窄的斜角,这样便于后续圆角的处理,这也是他技艺过人的地方。
凿槽
为了固定夹板和安置宝石轴承,机械腕表的夹板上会有很多孔,这些孔有些是用来拧螺丝的,有些是用来放红宝石的,无论是哪一种,高级机械腕表中,对于这些孔,都有严格的处理标准,处理的工序,叫做凿槽。这些孔首先需要经过机器进行凿孔,先有一个大致的形状,然后由手工进行去疵,一般用小型的锉刀,去完毛刺之后,再由工匠进行手工打磨倒角。这个倒角的好处,在于拧螺丝时,或者放置/拆取红宝石时,工具尽可能的避免划伤槽口的表面,影响其精致度。而一般的机械腕表,没有这个过程,它们可能也有这个斜面的倒角,但其精细程度、抛光度远没有那么高,通过寸镜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
螺丝打磨
曾有人说,高级的腕表螺丝,一个可以值100美元,当时我不信,很多人也不信,但事实是,这是真的。而且很不幸的是,不仅仅是腕表上的螺丝,顶级跑车上的螺丝,一个也值到100美元。所以一个螺丝100美元不是神话,是现实。为什么一个螺丝可以这么贵,因为工艺性高。一个螺丝除去物料加工,之后的修饰将耗费巨大的人工成本,螺丝表面需要进行抛光,由于表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无法一起抛光,需要用到不同的抛光工序。当抛光完成之后,对中间的凹槽和螺丝边缘,需要做倒角,这又是一道手工打磨的工序。为了达到极致精美,螺丝的凹槽内部也会经过抛光,由于空间狭小,这样的抛光很不容易,所以一枚螺丝的价值甚至可以高达100美元。
纯手工倒角纯手工倒角
手工打磨现在并没有很严苛的界定,纯手工打磨一般来说是通过手工使用打磨工具反复打磨来界定,但事实上现在的手工打磨,大多数是用借用手工,通过电动的打磨工具甚至机器来打磨,比如珍珠纹、日内瓦纹、齿轮上的波形纹、夹板和杠杆上的直线缎纹、发条盒上的螺旋纹等等,纯手工打磨仅用于非常精细及细小的地方,机器或者其他工具无法直接打磨,只好用手工用原始的办法来打磨。这样的打磨方式是合理的,毕竟要有产量,不可能用原始的办法去慢慢打磨。而很多独立制表师的作品之所以精美,是因为他们不要求那么高的产量,可以慢慢打磨到很精美的程度,一年可能只做几只表。
过去,由于没有很好的打磨机器,一般制表学校里面会有打磨课程,但现在很多制表学校里面已经没有打磨课程了,因为只需要操控机器就行,比较容易上手,但依然有很多品牌和学校还保留着打磨的教学。在芬兰,有一家打磨学校,专门教授学生如何打磨,芬兰的几位著名独立制表师与这里有紧密的联系,这里曾和朗格等顶级制表公司也有合作,为他们培养高级打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