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的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速换挡,行业运行的态势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
“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的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速换挡,行业运行的态势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将放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责任发展”。增速放缓
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相一致,进入“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的经济增速也由高速向中速换挡,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良好。
规模增长但增速放缓。“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年均增长9.1%,比规划目标高1.1个百分点;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速5.5%,比“十一五”时期低3.6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9%,2014年达到3069.6亿美元,比“十一五”时期低3.4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2.4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十二五”以来,作为纺织工业新增长点的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年均增速11.2%,高于规划增速10%,比全行业纤维加工量增速高5.7个百分点;2014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为22.5%,比“十一五”末提高5.7个百分点;一批骨干企业加速发展,全行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30多家,其中化纤企业有17家。
科技进步成果显著。“十二五”以来,重点大型成套装备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性能不断突破,替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逐步提高。新型非织造成套设备、高新技术纤维装备、新型印染和后整理装备、纺织机械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取得突出成果。“十二五”前4年共有1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科技进步带动了行业质效的提升,2014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62.7亿元,“十二五”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1%,比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高2.8个百分点。
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再利用纺织纤维用量的指标基本完成,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和良好的产业化应用。
需求总量仍将稳步扩大
全球纤维消费需求总量仍将稳步扩大,人口自然增长、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纤维新应用领域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的扩展,都将成为纤维需求增长的驱动力。
纺织产业科技进步将面临更加有利的条件。纺织加工技术将向着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适应提高生产效率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新要求。柔性化加工技术以及纺织产品品质、功能性乃至智能化水平都将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市场消费需求。纺织新材料及其制品的开发和加工技术将在技术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继续加快发展,在结构增强、环保过滤、安全防护等领域更多替代传统材料,并对全产业链形成增长拉动作用,纺织产业体系将由此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
未来,纺织产业发展的低碳、绿色、循环特征将更加突出。纺织全流程清洁、低碳加工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各种可降解环保原辅料及染料、浆料、助剂的开发应用更加广泛。为有效应对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客观现实,开发应用各种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纤维将成为纺织科技研发的重要领域。废旧纤维制品回收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通过废旧产品资源化,缓解全球纤维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与原料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
创新驱动结构优化
根据纺织产品消费趋势、产业结构调整相关问题;新疆和京津冀区域纺织业发展、科技战略、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点问题,“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方向将是以下几个方面。
“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方向重点是“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责任发展”,结构优化包括原料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人才结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的内容,责任发展包括理性消费和责任消费、消费安全和资源循环、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公平竞争和以人为本等内容。
“十三五”期间纺织工业规划目标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增速下降、质效增速提高,工业增加值、纤维加工量、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速会低于“十二五”,产业用纺织品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值量的增长,考虑到越南、印度、孟加拉等低成本国家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37%下降到35%以下,研发投入强度、科技和品牌贡献率、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等将表现为增长,节能减排各项目标能满足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求,循环利用纺织纤维量进一步增加。
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相一致,纺织工业也要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转型升级,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科技创新的重点包括: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先进纺织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加快高新技术纺织纤维材料技术创新,解决纤维原料供应、消费升级、纤维循环利用以及高端的高技术纤维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加快纺织加工制造技术创新,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加快消费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够引发新的、更高层次纺织品服装消费的相关技术,例如三维测量和试穿技术、体现健康和功能性理念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等。
纺织工业的品牌建设要针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消费需求,实施多元化的品牌战略,通过建设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提升,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在国际纺织价值链中的地位,从优化发展环境、组织品牌培育、提升整体形象、发展区域品牌、打造国际品牌等方面着手,全面推动纺织行业品牌建设。
在纺织工业的各环节采用先进的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提升全行业的节能水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建立物理法、化学法兼济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连续再生纤维关键技术体系,循环再生纤维产品应用范围扩大到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等领域。
培养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纺织企业,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价值链整合,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建立全球化的纺织工业布局:基于原料需求在全球布局棉花和化纤原料基地;基于成本要素和市场准入方面的需求,积极“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投资设计研发中心、分销渠道,建立更高效的跨国供应链。
优化空间布局方面,顺应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纺织工业继续推进产业转移,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纺织工业区域布局。同时,重点研究了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促进就业,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圈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的典型特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试点建设的近200个纺织产业集群,在行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40%。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产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产业发展和专业市场互相促进,并依托产业集群打造有特色的纺织区域品牌。同时,产业集群又是数量众多中小企业的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功能,引导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