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年1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正式实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涛近日撰文指出,按照新环保法要求,目前没有一家钢铁企业能够完全实现达标排放...
明年1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正式实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涛近日撰文指出,按照新环保法要求,目前没有一家钢铁企业能够完全实现达标排放。而为满足新排放标准,钢铁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约需900亿-1100亿元。不过,在钢铁行业目前普遍亏损的背景下,企业进行环保改造的积极性并不高。唐山瑞泰隆钢铁有限公司经理张佳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期唐山周边没有看到有钢厂进行环保改造。
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刘新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钢铁企业对新环保法实施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如果新环保法得到严格执行,钢铁行业将受到极大影响,部分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甚至可能被淘汰。
千亿改造成本
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后,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将受到“按日计罚、上不封顶”、“治安拘留、刑事责任”等处罚。
同时,从2015年1月1日起,《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行业新排放标准的缓冲期也将结束,届时所有钢铁企业将执行新建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值,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还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因此,2015年1月1日也被钢铁业称为行业环保的“大限”。
中钢协副会长刘振江表示,对照国家新标准,许多企业就当前的排放水平进行预评估,相当部分企业的环保装备水平或过程控制还不能达标。而根据2013年环保部对华北地区298家钢铁企业的排查,有70%以上的企业存在超标排污情况。
刘涛表示,与新标准排放限值相比,目前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污染物控制水平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一家钢铁企业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例如,新标准规定了烧结机头和电炉烟气的二英排放浓度限值为0.5ng-TEQ/m3,而目前除个别配套了活性炭吸附装置或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治理设施的烧结机外,其余绝大多数烧结机和电炉都没有对二英采取控制措施。
对此,钢铁企业需要进行很多环保改造,包括烧结烟气全面净化、高炉系统全面达标、炼钢系统全面升级等。以河北省为例,该省要求所有烧结脱硫设施旁路全部拆除,这将导致一些偷工减料、设计有缺陷的脱硫设施无法维持运行,必须进行整改,甚至推倒重来。
大面积环保改造需要多大成本?刘涛算了一笔账,他将改造工程分为除尘器提标改造、烧结烟气综合治理、转炉煤气净化、粉尘控制改造、烧结(球团)脱硫改造和废水治理6大类,每类又分成1-2个小类,然后详细列出每一小类的投资估算,从50亿-200亿元不等,最终得出总的投资金额是:全行业实施废水、废气等环保改造总投资合计约900亿-1100亿元。
此外,按照新排放标准要求实施环保改造后,还将增加设备维护、水电介质、人工成本、备品备件等各种费用。如果按照8亿吨钢的年产量计算,每年还将新增环保运行成本约800亿元。
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对本报记者表示,业内曾经有一个说法,仅仅是烧结和脱硫改造,每吨钢就会增加10-20元的成本。
倒逼淘汰产能
如此巨额的改造成本,让钢铁企业倍感压力。昆钢集团党委副书记付霞曾表示,钢铁企业斥巨资改善环保设备增加了成本,“现在我们生产一吨钢要亏200多元。”
同时,钢铁业目前又正在经历“寒冬”。2013年,全国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16%,亏损面23.4%。中钢协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率更低,仅为0.62%,吨钢利润只有几十元。
河北钢铁(3.82, 0.01, 0.26%)集团唐钢公司副总经理李一栋表示,国内钢材除钢筋外,产能利用率大部分在80%以下,冷连轧产能利用率仅为73.8%,钢材品种几乎全面过剩。
刘新伟告诉本报记者,此前,钢铁业曾经召开新环保法实施研讨会,会上不少企业都希望能够推迟新环保法的实施时间,给企业一个缓冲期。鞍钢集团[微博]副总经理陈平公开表示,国家应该给行业一个达标的时间和标准,就像电厂脱硫一样,有一个定向、专项资金来支持。
同时,环保改造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之前行业形势好的时候可能没有问题,现在利润率如此之低,银行贷款又比较困难,钢铁企业确实是没有钱进行环保改造。
事实也是如此。张佳旺向本报记者表示:“唐山周边的钢厂还没有动静,说实话现在上一套环保设备钱也挺多的,效益又都不好,坯料价格刚刚还掉了60元钱。”
“企业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法不责众。”刘新伟表示,没听说行业大面积进行环保改造的。据徐向春介绍,对于新环保法,钢铁企业目前普遍持观望态度;因为毕竟还没有执行,到底实施力度如何,能不能落实,特别是各地环保部门执法尺度是否一致,很多企业还在观望。
刘新伟分析认为:“如果新环保法真的得到严格执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就会非常大,将有很多企业被迫进行停产改造。如果无法承受这一成本,有些企业甚至将会被淘汰。”
不过,徐向春认为,这也符合国家淘汰过剩产能的政策。政府就是希望通过增加环保成本,提高行业门槛,使得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最终退出市场,以实现淘汰过剩产能的目的。
“不仅是钢铁行业,很多行业也会面临相似的情况。”徐向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