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随着一声巨响,四川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对汪洋火电一根85米高的“烟囱王”成功实施爆破。“余下的待企业转型升级后,将陆续实施爆破。”10月9日,该镇党委书记谭勇介绍,全镇今年已爆破22根烟囱,累计爆破51根烟囱。
仁寿县汪洋镇粘土、煤矸石丰富,为西南地区产能较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原有耐材企业67家,化工企业3家,陶瓷企业5家,去年产值49亿元、入库税金1.7亿元。但因产业落后,在生产过程中,耐材企业有烟尘、粉尘和噪音排放,化工企业和陶瓷企业有烟尘和废水排放,导致环境恶化,群众意见大。该县从去年10月起,下定决心,切实解决园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力促工业转型。
耐材企业从67家锐减到14家
10月8日,记者走进汪洋镇耐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汪洋瓷业,只见新建的钢构厂房内整洁如洗。48岁的技术工杨木青正在为生产工艺配方,“工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煤烟、粉尘都没有了。”已有25年工龄的杨木青高兴地说,产品品质也有了很大提升,优质数较过去提高2成以上。
去年,汪洋瓷业总投入3500多万元,新建第一期天然气日用陶瓷生产线。“以前全厂共5个烟囱,每月耗煤1000吨。如今用上天然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0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以上。”汪洋瓷业总经理粟勇说,总投资3000万元的第二期天然气日用陶瓷生产线即将上马。
位于汪洋镇大忠村的丹炉耐材业主蔡志新有了新合作伙伴——翔宇特钢耐材董事长邓学良,他们共同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标准厂房3000多平方米,以及一条98米长天然气隧道窑生产线,年产能达到3.2万吨。“我过去是两个倒焰窑,年产5000多吨实心砖。丹炉耐材年产也不过1.2万吨实心砖。”邓学良说,如今他们的产品每吨能卖到5000—7000元,而一般耐材企业产品每吨只能卖到最多1000元。
针对耐材企业“小、多、散”现状和产能低的实际,仁寿关闭所有倒焰窑和低于2万吨年生产能力的耐材企业22户;所有隧道窑全部停业整顿整合;以煤做能源的企业全部实行煤改气。全镇关闭37户倒焰窑,兼并重组后新建14套煤气发生炉。
截至目前,该镇耐材企业由原来的67户整合成14户。
废水废气循环利用达标排放
位于汪洋镇的铁马焦化,是一个集原煤洗选、炼焦、粗苯回收、焦油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炼焦企业。“去年以来,公司共投入6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建立焦油回收、脱硫脱氰粗苯回收系统,地面除尘站及年处理30万吨污水生化处理站等。”公司副总赵齐华说,通过煤焦油回收、煤气回收、处理水循环利用这三大举措,在有效防止各类副产品和废弃物“跑冒滴漏”的同时,每年还可为企业节约资金200万元以上。
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汪洋镇以建宝水泥、凯丰瓷业等为代表的大型建材企业,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要“消纳器”,将煤化工产业产生的大量煤矸石、煤渣、碳渣等作为生产原料消化。以铁马焦化、华腾焦化等大型煤焦化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其煤炭资源建设煤化工产业链。除企业自身等量淘汰焦化生产线外,还引入油业公司进行焦油深加工开发,提取粗氨水、苯蒸气、高浓度煤气等,将加工后的高纯度焦炉煤气用于陶瓷企业、耐材企业燃料,从而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循环经济节能增效明显。记者了解到,该镇耐材企业今年产值预计将达到60亿元、入库税金2.8亿元,有望创历史新高。
针对化工企业和陶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工业废水排放,眉山市及仁寿县要求园区所有化工和陶瓷企业必须上齐污染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目前,汪洋镇陶瓷和化工企业均实现处理水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