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日发布201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分列榜单前三位。 虽然榜单名称仍叫500强,但是,到底强在哪?真强还是假强?所谓的强,...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日发布201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分列榜单前三位。虽然榜单名称仍叫500强,但是,到底强在哪?真强还是假强?所谓的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强在垄断。且不说前三强全是垄断企业,就是前10强,也仅仅只有中国建筑[0.00%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企业,其余的前10强企业,都是银行、石油、通信、电力企业。即便是11~20强企业,也一半以上是垄断企业。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垄断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强力群体、控制群体,其他企业在与垄断企业的竞争中,根本不可能取得优势,也不可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规定,垄断企业也在加快改革步伐,建立混合所有制。但是,改革能否带来垄断的根本性打破,值得关注。
其二是强在规模。必须注意,所谓的500强,说到底,就是规模大、体量大、资产多,至于效益如何、市场竞争能力如何、增长方式如何,可能并没有兼顾到。譬如中国铝业[-1.57% 资金 研报],在亏损数十亿元的情况下,仍然位列第39位。那么,这样的强,到底强在哪呢?不仅如此,近两年来已经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的钢铁企业,也都居于排行榜的前列,除了规模还在,效益、质量等又都体现在哪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500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达到了2.40万亿元,较上年的2.17万亿元净利润增长了10.6%,但是,从收入利润率来看,却比上年出现下降。也就是说,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是没有形成一致的。更多情况下,企业还是通过规模进行扩张,通过粗放式经营进行发展。这样的强,显然不是真正的强。
其三是强在非实体产业。今年的500强榜单,从积极参与一面来看,就是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出现了比较喜人的景象。如京东商城、浪潮集团、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都进入了500强榜单。但是,也出现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制造企业继续低迷,制造企业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实体产业边缘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至于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也出现了第二次下滑:201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67.1亿元,较上年下降了3.53亿元。
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来说,制造企业不出现好转,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为什么中国制定了那么多的政策、采取了那么多措施,经济仍然没有复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制造企业困难大、问题多。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如何将投资引导到实体经济产业,让实体经济真正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当然,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企业不多,也是500强企业难以吸引更多目光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总体上讲,中国的500强企业,比的仍然是规模、资产和营业收入,而不是技术、质量、效益和品牌,这一点,必须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