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的生产成本和库存压力日显,伴随着中国下半年整体经济的放缓,中国钢铁业又将迎来一个艰难岁月。生产成本上升、二次库存化、抑制产能和节能环保等都成为下半年中国钢企的“烦心事”。
“双压”催生量增价跌困局
“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使我国上半年出口钢材呈现量增价跌的局面,整体而言,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全行业仍处于低效益的状态。”在8月3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协会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透露。
据公开数据,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111.5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5.35美元/吨,上涨46.42%;其中6月份高达139.85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1.72美元/吨,上涨105.27%。
如果中国钢企把前几个月进口的铁矿石使用完后,必将使用近期进口的高价铁矿石,这样会进一步推高钢铁生产成本,使中国钢企的利润“雪上加霜”,中国联合钢铁网副总级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告诉笔者。
另一方面,钢材价格“萎靡不振”,4月下旬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不断下跌,7月中旬虽有所反弹,但钢价整体仍处于低价位状态。
“中国钢企面临着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双重压力,这些因素交织会使中国钢企三季度盈利空间更为狭小,整体形势严峻。”“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笔者。
中钢协数据显示,从钢材进出口的价格看,上半年进口钢材平均到岸价1181.0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2.35美元/吨,增长3.72%,总的来看钢材进口价格略有上升;而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平均离岸价792.21美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98.25美元/吨,降幅27.35%。
这些数据说明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呈量增价跌的局面,目前钢价下跌及生产成本上升将有利于限制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罗冰生指出。
去库存化再出发
“目前钢铁生产在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必须减产,以降低企业和社会库存,进行第二次去库存化,”在7月30日召开的中钢协三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指出。
是次会议上,中钢协会长邓崎琳指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矿石进口的话语权,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切实增强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保障能力,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完全可以做到。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77户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50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2倍?但6月利润环比下降37.77%?6月末企业钢材库存达1030.11万吨?比年初增长39.27%。
进入7月份以来,钢协会员企业已经有40%开始减产,第二次去库存化将漫长而且艰辛,中钢协顾问吴溪淳近日透露。他指出,在第二次去库存化完成之前,钢材市场价格难于较快回升,今年下半年钢材市场大部分时间将处于中低价位的不稳定的震荡阶段。
在中钢协第三次行业发布会上,罗冰生强调中国钢铁业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当时由于需求大幅下降,钢企主动减产,库存总量下降。而现在面临的第二次去库存化是在国内国际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态势下显现的。
马忠普认为,中国钢铁业必须适时进行结构调整,而去库存化是其中重要一环,但是这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结构调整和去库存化提了那么久,希望现在第二次去库存化能够在年底初步取得预期效果,分析人士表示。
罗冰生认为,三季度是钢企去库存化关键时期,如果三季度总量降不下来?那么严峻态势还有可能延续到四季度。
实施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
中国已有40%的钢铁企业生产量开始下降?三季度盈利形势相当严峻,因此调整中国钢企发展战略路径和应对三大矿山的整体思路尤为重要。“三大矿山提出的指数定价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身没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不具备科学性。”罗冰生在中国钢铁协会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针对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强行改变铁矿石贸易模式,金融化趋势越发显现的现状,对铁矿石的保障机制正在全面推进,未来对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进行调整?具备进口铁矿石资质企业数量可能将减少,罗冰生表示。
对于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的调整?罗冰生透露了两个基本思路:一是企业必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要更多注重节能环保;二是进口企业要有充裕的资金满足进口的需要。他强调,铁矿石保障机制的建立并不是政府行为,而是由钢协和五矿商会发起,由企业同意通过,完全属于企业行为。
“铁矿石保障机制属于行业之间的约束,因此由行业协会发起这种保障机制是一个好的开始。”马忠普指出。
罗冰生表示,近期将公布相关企业名单,并同时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国内相关部门和钢企都非常支持,并积极提出代理制的相关规定。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已成立审查办公室?未来对每一单铁矿石贸易进行审查,以规范进口铁矿石的流向,要杜绝进口铁矿石流入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企业。
“中钢协近期动作频频,比如,推进二次去库存化,实施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建立审查办公室等诸多措施,可谓煞费苦心,但是结果如何则不得而知。”一位不愿具名的钢贸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