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中国、欧元区、美国相继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均表现靓丽,都位于分界线50以上,这提振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数据显示,8月汇丰中国制...
近日,中国、欧元区、美国相继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均表现靓丽,都位于分界线50以上,这提振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数据显示,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1,创4个月新高,重返扩张区间;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1.3,创2011年6月以来最高;美国的数据高于欧洲和中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3.9。
另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数据显示,自2009年8月以来,美国制造业PMI总指数基本都在50以上,只有个别月份落在49~50之间,而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景气度在大部分时间都位于中国之上。
一般来说,美国制造业的优势来自创新和技术,但如今美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不断扩大,成本也在逐步降低。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工人薪水还远不及美国的水平,但中美之间的成本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为近几年中国的劳动力报酬增速惊人,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9%的速度递增。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报告称,由于中国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正在削弱其竞争力,因此制造业正在从中国回流美国。这种转移可能使美国增加250万至50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正在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廉价的天然气资源转变为众多美国产业的重要竞争优势,这尤其有助于化学和塑料产业,但同时也有利于原生金属、纸和合成纺织品的制造商。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已经在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如果美国制造业东山再起,那么无论在技术、营销、品牌方面,中国都没有优势可言。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东南亚的地区将更具成本优势,这无疑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两面夹击。因此,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十分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