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7月官方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由于其体现的经济反弹趋势缺乏广泛的数据支持,特别是同日公布的7月汇丰PMI下滑至47.7%,创下了11个月以来新低,早前公布的6月企业利润增速...
尽管7月官方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由于其体现的经济反弹趋势缺乏广泛的数据支持,特别是同日公布的7月汇丰PMI下滑至47.7%,创下了11个月以来新低,早前公布的6月企业利润增速仍呈现下滑趋势,笔者判断当前经济仍然维持疲软的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数据中原材料库存上涨、出口指数回暖是个积极现象,毕竟二者得到了7月钢材产量增加且库存减少、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回升等高频数据的验证,预示着上游库存调整的拐点可能已经出现。另外,笔者早前发表的观点"7月或迎宏观政策拐点",从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及近日推出稳增长措施来看,这一判断已经得到证实。因此,笔者预计,伴随着库存、出口方面出现的积极迹象以及未来政策措施付诸实践,宏观经济拐点有望在9月到来。
具体来看,7月PMI为50.3%,高于上月的50.1%。其中,制造业新订单与生产指数均有小幅回升,分别达到50.6%和52.4%,比6月回升0.2和0.4个百分点。但是,从产需关系来看,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显示产能过剩和产量释放过快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变,需求端仍然相对较弱。
7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小幅回升,但产成品库存下降,是个积极迹象。另外,库存调整也得到了来自上游行业钢材的支持,截止7月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钢材产量有所回升,库存下降,钢材库存底部已经出现。
外贸形势也有一定好转。7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比6月回升1.3个百分点。同样,这一趋势也得到了高频数据的支持,7月国内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由降转升,7月环比上涨7.3%;其中,地中海线回升10.6%,美东线回升2.8%,欧洲航线回升33.5%,显示7月出口需求有望小幅恢复。
通胀方面,7月官方PMI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6月回升5.5个百分点,且重返50%以上。笔者认为,这或与7月食品价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关。数据显示,7月全球油价大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4.6%;商务部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与食品价格也出现上涨趋势,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势明显,带动猪粮比价有所回升。笔者预计7月通胀或为2.7%,而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预计7月PPI降幅有望收窄至-2%。
展望未来,虽然食品价格有上涨压力,但下半年基数效应继续回落,总体来讲,笔者预计,全年通胀压力可控,CPI将维持在2.5左右,低于政策目标。而最新一次政治局会议对未来经济工作方向的提法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并未提及控通胀,显示通胀已经不是当前决策层担忧的首要问题,未来货币政策可以做的更多。
就业情况仍不乐观。虽然官方从业人员指数为49.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连续14个月低于50%。另外,汇丰PMI就业指数已经回落至2009年3月最低,即遭遇2008半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显示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就业形势仍很严峻。
另外,7月汇丰PMI与官方PMI走势再次出现背离,值得警惕。虽然二者样本存在差异,即官方PMI涵盖3000家企业,而汇丰PMI的样本仅有420个,且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官方PMI对经济走势判断更有说服力。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经济仍在下滑之时,官方PMI就曾一度出现反弹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判断还需参考其他指标,仅依据官方小幅反弹即判断经济拐点出现理由并不充分。
而考虑到最近公布的6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放缓、外汇占款负增长以及二季度触及经济底线7.5%的增长水平,笔者仍旧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仍面临挑战。考虑到需求端的疲软以及产能过剩,笔者预计7月投资与工业生产仍将保持低位,而受制于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增长不会有较大提升。
当然,从7月底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传达的诸多稳增长措施来看,7月宏观政策拐点已经出现。而本周央行时隔五月重启逆回购释放流动性也是政策积极的证据。另外,近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强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仍有空间。鉴于当前货币利率较高、企业资金成本较大,笔者建议适时降息降准以缓解压力。而相对于上半年保守的财政政策,下半年也需要更加积极。
总之,笔者判断,如果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措施能够切实落实,9月有望扭转经济下滑走势,出现宏观经济的拐点,四季度经济或将实现小幅反弹,全年经济增长能够达到7.5%的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