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资源丰富,资源蕴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煤互济”优势: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
“贵州经济要真正实现突破和起飞,还要靠电力。”2003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与贵州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发展大计时指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依托“西电东送”战略,过去10年间,贵州先后建成“四水四火”、“四水八火”等电源项目。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装机容量增加五倍,跃居西部第4位、全国第12位;火电装机达到2030万千瓦,年均增长18%;水电装机达到1285万千瓦,年均增长20%。奠定了作为国家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
乌江,贵州第一大河,全长1037千米,横穿7个市(州)的25个县(区),汇入长江,巨大的天然落差造就了“一座水电富矿”。2000年11月,洪家渡水电站、乌江渡扩机工程的开工建设,拉开贵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序幕,也正式开启贵州“西电东送”工程,乌江干流水电开发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积极倡导下,乌江流域梯级开发规划启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举世公认的流域成功开发典范,而乌江则以同样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及优越的开发条件,承载着中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破题的希望。1989年,国务院批准《乌江干流规划报告》,同意乌江干流以发电为主,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成为我国第一条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河流。
历经12年艰苦鏖战,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洪家渡、索风营、构皮滩、思林等8座总装机851万千瓦的电站相继建成,年发电量295亿千瓦时,大幅提高了贵州清洁能源比重,创造了中国水电开发史上的奇迹。随着今年底乌江最后一级电站——沙沱电站的下闸蓄水,乌江干流将成为千万千瓦级的水电能源基地,并成为我国首条实现流域水电滚动开发的河流。
随着一个个电源点的建成,贵州境内还配套形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和“黔电送粤”500千伏“五交两直”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12年间增长16倍,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加油站”。
“十二五”期间,贵州将进一步加大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的多元化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到201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电力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南方电网公司将在贵州投资千亿元建设改造电网,形成省内500千伏网格型电网、“六交两直”外送通道,建成与国家能源基地匹配的坚强电网。
能源建设特别是“水火互济”电力优势,推动着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最大的磷矿肥基地、最大的铁合金、磨料和人造金刚石生产与出口基地等提供了强劲动力。从2004年起,以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连续8年蝉联贵州第一支柱产业。
一条条“电力高速路”穿山越岭,还为贵州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输送了动力。2007年,全省实现“村村通电”。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去年底,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3%,农村电价下降幅度超过22%,每年为农民减负超过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