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全国网络媒体济南行”一行来到济南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经营企业20多年来,积极探索,锐意改革,把一个累计亏损200余万元、濒临倒闭的小乡镇企业发展成为2011年销售收入达70余亿元、利税7.4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圣泉成为全国最大、国际知名的铸造辅助材料生产厂家和地方财政支柱性企业,“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目前该集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上市。
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市长杨鲁豫到圣泉观摩科学发展
纵观圣泉集团走过的创业路,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圣泉集团的发展中,那就是创新,创新是圣泉集团不竭的发展源泉。
管理创新,在经营中见水平。没有规范性的管理,一个企业就无法保持长足发展。圣泉集团1988年注册使用“圣泉”牌商标,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圣泉”牌产品先后荣获国内同行业最高奖——— 金鼎奖、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圣泉”牌产品现已占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1/3以上,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圣泉”牌商标则是中国铸造材料行业获得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技术创新,保持发展源动力。圣泉集团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仅2011年已申请专利50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居章丘市企业首位。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保持如此高速的技术创新能力实属不易。出现这种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圣泉集团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机构,配备了知识产权专业工作人员,加强建章立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重视专利文献利用,提高技术研发起点,为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服务。
在圣泉集团,建起了目前国内同行业唯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明了秸秆加工糠醛废水内部循环技术,使装置废水零排放,彻底解决了秸秆生产糠醛的世界性环保难题;成功开发了二步法糠醛联产阿拉伯糖、木糖、木糖醇、纤维素乙醇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产过程实现废水零排放,使圣泉成为世界唯一拥有完整秸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著名企业。
服务社会创新,彰显企业责任。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最能表明一个企业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近年来圣泉集团累计捐助和公益性投资5000余万元用于社会教育事业、扶贫救灾活动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圣泉集团一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参加社会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设立了一只3000万元的公益基金。
圣泉集团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大爱心举措,得益于唐一林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奉行“取之于自然,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在具体的帮扶组织形式上,唐一林进行了创新:董事长帮扶10名,其他高管每人帮扶1人,中层干部每5人一组帮扶1人,其他普通员工以20名为一组帮扶一人的具体形式,让公益活动有了具体的依托。
此外,圣泉集团的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无不折射着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尽管“圣泉模式”无法复制,但是,圣泉集团的创新模式却是全国的一个典范,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