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商务部上周裁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尽管光伏业界对美国的贸易制裁早有预期,但这么高的关税,还是出乎业界之预期。据悉,终裁结...
美国商务部上周裁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尽管光伏业界对美国的贸易制裁早有预期,但这么高的关税,还是出乎业界之预期。据悉,终裁结果将在10月初宣布,一旦最后确定,这将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的最高关税,而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彻底丧失。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欧洲市场今年以来装机量出现萎缩,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显得更为重要,但美方举起了贸易制裁大棒,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势必将大幅降低,中国光伏业的困境将进一步加剧。预计未来3至6个月,国内光伏厂商将会出现"关门潮".
中国光伏业雪上加霜
自2011年4月份以来,中国光伏业就感受到寒冬的刺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由于欧洲经济基本面没有改观(中国光伏组件主要市场是欧洲),加上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不断削减光伏装机的补贴,使得今年以来欧洲市场的光伏需求大幅萎缩。尽管光伏产品价格已经触底,但依然难以看到反弹的曙光。
糟糕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年报集体沦陷: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光伏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其中江西赛维亏损54.9亿人民币,英利绿色新能源亏损32亿元人民币,无锡尚德全年亏损10亿美元;国内光伏概念股业绩也大幅滑坡,精功科技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 .6亿元,同比下降近5成,净利润0 .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近9成;奥克股份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 .52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2120万元,同比下降59%……
由于这两年美国光伏市场发展迅猛,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光伏出口量大增。然而,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大棒的举起,让中国光伏业感受到更刺骨的严寒。
"美国商务部的裁定出来后,我们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但美国客户对大幅提价又无法接受。现在双方已经处于僵持之中,短期内很难找到解决办法。这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浙江一位光伏组件制造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
无锡尚德的相关负责人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关税成本提升了35%,按照这一税率定价,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就彻底失去了竞争力,这也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短期内将失去绝大部分美国市场。
产能过剩短期难改观
自去年中以来,市场不断传出光伏企业关门的消息。据悉,目前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中,已经有9成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只有6~7家企业在生产;而光伏组件企业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企业目前实际上已经停产了,不过因为还有大量库存在处理,因此市场上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去年10月份,江西赛维L D K、无锡尚德电力两大光伏组件巨头都被传言"申请破产保护",尽管两家企业纷纷辟谣,但光伏行业风声鹤唳,足以让同业者感受市场的恐慌。
不过,随着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光伏业的日子将更加难过。"预计未来3至6个月,国内光伏厂商将会大量关闭。"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分析指出。
杜邦大中国区电子与通讯事业部总裁郑宪志也强调,光伏市场其实还在稳定增长,真正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现在全球光伏组件的产能超过50G W,而2011年全球的需求只有27G W左右。产能利用率只有50%,而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这个产业才能算健康的。"据预测,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在30G W左右,产能过剩局面很难得到改观。
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更是预言,中国光伏业的"阵痛期",估计要一年时间消化。"仅仅是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还不够,必须有
行业巨头倒下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才能解决。"
或可"曲线入美"
面对美国高举的反倾销大棒,中国光伏企业除了积极抗辩,并寄望于中国政府以反制裁方式给美方压力来改写裁决之外,还有另一种应对方式,那就是到海外办厂,或者将订单转到海外工厂,以规避高昂关税。
尚德在回应美国商务部的裁决声明中就指出,得益于尚德的全球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强势地位,无论美国对中国制造光伏产品掀起的"双反"终裁税率是多少,尚德仍可通过中国以外产能规避惩罚性关税。
不过,相对于光伏巨头们此前已在海外布局,更多光伏企业目前根本没有条件(资金压力巨大)去海外布点。因此,转移订单就成了一个变通手段。
中盛光电董事长王兴华承认,因应客户的要求,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即已将部分美国订单交由台湾同行帮助代工。不过,相比国内的较低的成本,海外代工的成本要高出8%-10%左右。而现在,很多光伏企业的毛利率也只有这个数。据台湾最大的电池片厂商昱晶总经理潘文辉透露,从去年四季起,来自大陆的订单量大增,估计今年可以占据昱晶20%的产量。大陆的这些采购基本上都会从台湾销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