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对“两化”融合的需求强劲,“两化”融合今年将力争在指标体系滞后、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不足、工控信息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上取得突破――2012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将更深更广
展望2012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对“两化”融合的需求将更加强劲,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将更加活跃,装备制造、消费品、原材料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将呈现新特点,制造业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将迈出新步伐,移动互联网的工业应用解决方案将应运而生,全程电子商务将成为新趋势,“两化”融合将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上加快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扩散工业制造趋向网络智能化
(一)试点示范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两化”融合加快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
2012年,全国各地的“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将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将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普及率将进一步明显提高。大型企业将加快从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发展,长链条供应链管理将会成为深度融合的重点。尤其是汽车、钢铁等行业,将会加强供应链协同、第三方物流与全程电子商务等深度应用。
(二)智能制造将初步展开,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的深度应用各具特色
近两年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了智能技术在工业中的深入应用和综合集成。2012年,智能制造将在一些集中度较高的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得到初步发展。在消费品行业,电子商务普遍应用,大型企业已着手ERP、MES以及电子商务的总集成。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扩散,部分工业领域出现重大应用突破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应用在各工业领域快速扩散,应用创新层出不穷。20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900亿元,预计 2011将超过3000亿元,2012年将超过4500亿元。云计算从概念走向务实,云服务模式不断推广。预计201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500 亿元,2012年达到606.78亿元。
(四)大型企业将普遍开展综合集成,加快向产业链协同应用演进
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将是2012年“两化”融合的热点。在建材行业中,73%的企业实现了设备的信息化管理,37%实现了能源信息管理,88%实现了环保信息监测,83%应用了安全信息管理,83%应用了质量管理系统。预计2012年,将有80%以上的企业着手跨系统跨平台的信息系统集成。
(五)工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强劲增长,工业制造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两化”深度融合带动了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嵌入式软件收入达到2242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达到2910亿元,预计2011年嵌入式软件收入达到3270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达到4880亿元;2012年嵌入式软件收入将达到4770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达到8180亿元。
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乏力需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支持
(一)“两化”融合亟须科学合理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近两年,工信部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及评估实践,“两化”融合没有成熟的统计和评估指标体系,非常不利于部署任务、考核绩效和引导企业,也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各级领导对“两化”融合的重视程度。这是2012年需要特别予以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体系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
根据工信部调查,多数中小企业认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企业对公共技术平台使用效果比较满意的比例仅为44%,一般和不太满意的超过一半。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只有 11%的中小企业应用过政府搭建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或服务平台。如何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是2012年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三)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绝大部分大型工控系统采用国外产品,这就使得一方面信息泄露无法避免,另一方面工控系统也很容易遭到攻击。2012年,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大量用于工业生产及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工控系统的安全非常令人担忧。
统一统计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研究制定“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计划
一是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装备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核心供应商、重要客户建立集成化的供应链系统,支持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二是以“两化”融合加快消费品全程质量监控,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等领域的应用,鼓励消费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加强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三是以“两化”融合促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资源计划和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形成智能的综合管理系统,支持一批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水平。
(二)完善标准规范与政策措施
一是贯彻五部委意见,落实推进“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政策。二是加快制定和完善全国统一的“两化”融合统计与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各区域各行业的“两化”融合统计与评估工作,引导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工作。三是加快组织大型企业、行业组织研究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规范。四是加强电子商务标准建设,规范电子商务信息发布、信用服务、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纠纷处理等服务。五是加快制定物流行业标准,开展相关应用标准的调查、复审、修订,推动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信息管理水平。
(三)完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搭建由政府、大型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两化”融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软件服务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人才培训,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两化”融合。二是加快建设各行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应用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快建设集咨询诊断、系统实施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一体化服务,提升信息化咨询、诊断、实施、维护的水平。四是建设“两化”融合创新中心,提供咨询诊断、规划设计、实施监理、评估认证等服务。五是推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交易主体身份认定机制,规范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四)加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控能力
一是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工控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结合重大科技专项、电子发展基金、共性关键技术等专项的实施,重点支持国产工控芯片、工控操作系统、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安全防护技术。二是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检查和漏洞发布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出具体要求,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防控与测评,针对大型工控系统加强连接管理、组网管理、配置管理、设备选择与升级管理、数据管理、应急管理等,落实安全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