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发改委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发改委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发改委的改革措施提上日程,央行也把信贷规模拟提高到8万亿。
国家发改委改革8方面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要在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中,重视发展和保护实体经济,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强化稽察监管。
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政策。加强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产运销衔接,充实粮油库存,合理安排收储投放,保障市场供应。深入开展价格和收费检查,严肃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
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大江大湖治理,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四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发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全面实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五是下更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要强化政策引导,抓紧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适当提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水资源等收费改革,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制定实施“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完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巩固扩大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
七是努力促进对外经济稳步发展。要实施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空间。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和完善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进一步扩大进口,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八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营运、分配和管理机制,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今年新增贷款目标估测为8万亿
2011年信贷投放的数字,让很多机构都备感惊讶。此前,市场一直预期12月新增信贷会低于6000亿元,全年维持在7.2万亿元左右。然而,2011年12月新增6405亿元,同比多增1823亿元,环比也大幅回升,推动全年新增贷款达到7.47万亿元。
在信贷投放多增推动下,2011年12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7.9%,比11月份的7.8%略有提高,这一提高意义重大在于,这是M1自2011年6月份开始加速下滑以来的首次反弹。同时,广义货币供应M2增速从11月的12.7%大幅反弹到13.6%。
“2012年会采取2011年相同的方法,不会对外公布新增贷款目标,但是内部会形成一个共识,这个目标是8万亿元。根据这个预期目标,各商业银行总行分解信贷任务,然后再下放到各分行和支行,层层分解和细化。”接近央行的专家说。
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我预计2012年新增信贷目标在8万亿~8.5万亿元,如果外需不稳定,极有可能突破8.5万亿元。原因在于GDP的总量在提升,2010年GDP是40万亿元,2012年GDP将达到47万亿元,所以新增信贷总量不可能低于2011年。
在2012年信贷宽松预期基础上,信贷结构优化也将是大概率事件。周小川近期的讲话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首次明确提出“有扶有控”这一概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保证实体经济8%到9%的合理增长,提供相应的货币供应量。在这个过程中,居于中国金融体系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简单执行总量政策,会出现垄断行业能拿到垄断资金,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的资金。因此必须加强结构性的调整,加强微调。
2012年在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背景下,信贷资金的方向将倾向流入实体经济,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创新型项目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而“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的流动性将会有所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