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中国模具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较德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新加坡等国落后。其差距主要表现在下列六方面。
(1)国内自配率不足80%,其中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不足60%。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2)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不够合理。中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专业模具厂也大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国外模具企业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中国模具自产自配比例高达50%以上,国外70%以上是商品模具。国内模具总量中属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国外在50%以上。2003年模具进出口之比为4:1,进出口相抵后的净进口为10.3亿美元,是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对此,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中国模具落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近几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到日益发展的中国模具市场,纷纷进入到中国模具市场,很多国际知名的汽车模具企业、注塑模具企业也都陆续进入中国,且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非常迅猛,速度也非常快,例如日本丰田在天津设厂,从策划、建厂和生产总共花费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的SEKELY公司在北美是一个大型的冲压模具工厂,06年在上海建厂,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冲压模具,北美的马格纳06年在天津的空港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冲压工厂,而在华南地区广东、深圳一带,港资、台资和外资企业比比皆是,模具的销售总量成为中国最多的地区。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将资金带到中国市场,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厂管理。
此外,民营模具企业的崛起也是整个中国模具产业结构中的重大调整,民营模具企业在整个模具市场中已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据褚总介绍,在前几年,人们提到汽车模具企业,可能就会想到一汽、天汽、东风等企业,但是现在这种格局已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民营汽车模具企业开始进入行业的前端,他们踩着时代的步伐,踏着国际模具先进发展水平的脚印,在中国的模具市场中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潮。很多新兴的民营模具企业善于总结整个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并将其消化吸收在企业的设计规划和发展战略中。民营模具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更自由,促使其在市场方面走得也较国营企业快。很多民营模具企业还很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注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并实现了模具的专业化生产。
(3)模具产品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长许多。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模具的复杂程度上;工艺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设计、加工、工艺装备等方面。
(4)开发能力弱,经济效益欠佳。中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水平也较低,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常处于被动地位。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调查,国内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甚至达到25~30万美元。由此而来的是中国模具企业经济效益差,大都微利,国有企业总体亏损,缺乏后劲。
(5)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国外先进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70%以上,国内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只有45%左右。
(6)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模具企业的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管理落后易被忽视,国内大多数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粗放经营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还不多。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与其发展需要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1) 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个别企业的产品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总体来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包括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在内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10年以上的差距。
(2) 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虽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水平己比较先进,但大部分企业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企业组织协调能力差,难以很好整合或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3) 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科研开发投入少,更重要的是观念落后,对开发不够重视。
(4) 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往往容易看到,管理落后有时却难以意识到。国内外模具企业管理上的差距十分明显,管理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往往比技术上的差距更为严重。
(5) 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发展一时还难以跟上,供需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中高档产品方面矛盾更为突出。
(6) 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待时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竞争性行业,特别是像模具这样依赖于特殊用户,需单件生产的行业,许多企业目前的体制和经营机制仍旧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水平也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各地都在努力解决这两个问题,但要得到较好解决尚待时日。
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长期以来未将模具作为产品得到应有的重视之外,还有下列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体制不顺,基础薄弱。
“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高新技术方面。
第二,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
模具行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罗百辉认为,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不够重视,因而总体来看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民营企业贷款困难也影响许多企业的技术改造,致使科技进步不大。
第三,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
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装备水平低,带来中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
第四,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5%左右,其馀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对模具制造周期影响尤甚。
第五,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及美观和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塑料制品要发展,必然要求塑料模具随之发展。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建筑材料、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主要用户行业近年来都高位运行,发展迅速,因此,塑料模具也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未包括港澳台统计,下同)塑料模具销售额约为365亿元。
展望未来,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总体良好,国内塑料模具各主要用户行业仍将持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塑料模具也必将持续高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定会逐渐得到较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