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近期日立与三菱重工核心业务合并和松下向海尔出售三洋电机白色家电部门,表明日本制造业进入结构转换期。
日本制造业代表企业包括8家机电制造企业(含准大型企业共12家)、5家重工制造企业和8家汽车制造企业(含卡车共12家)。其中,汽车制造企业已率先进行了重组,目前未有其他公司参与出资的“独立制造商”只剩丰田和本田两家;钢铁企业中,新日本制铁和住友金属工业也已决定合并。
目前,仍维持战后产业格局的只有机电行业。广场协议达成后,日元升值、泡沫破裂等危机已多次上演,但各机电企业之所以迟迟未进行重组,主要原因是“总觉得有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电力,另一个是通信。
东京电力1993年设备投资额曾达到4.9万亿日元,日本电信电话(NTT)1998年设备投资曾达到3万亿日元。与这两家企业相关联的机电企业有总额高达8万亿日元的巨大市场可分,因此即使在半导体行业被韩国击败,造船业也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感觉可以有所依靠。
但是,这种“依靠”实际上是不可靠的。2010年10家电力企业设备投资总额仅2.12万亿日元,NTT设备投资额约1.87万亿日元。与电力和通信行业此前8万亿日元的设备投资相比,市场规模已经减半,无法为机电企业提供足够“依靠”。
面对SOFTBANK的竞争,NTT也开始引入美国和韩国通信终端,福岛第1核电站事故后面临巨额赔偿的东电更难以增加投资。日本机电行业面临战后最大的危机,当然这也是日本机电行业摆脱战后体制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