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的五金刀剪企业家是很敬业、也很忙碌的一个群体,有的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甚至有时还得兼厂长或车间主任,事无巨细,什么都得管——因为企业是自己的。阳江许多五金刀剪企业都是由小作坊发展起来的,以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为主,靠老经验经营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增加了投资和经营风险,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阳江五金刀剪行业要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亟待实现管理的转型。
体制 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阳江大多数五金刀剪企业为家族式企业,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创业之初,许多企业以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等形式发展起来。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管理,以其决策快速高效、目标团结一致、资金筹措灵活等优点,帮助企业走过创业成长期。但是,家族式企业毕竟有其先天缺陷,尤其在组织机制、人力资源和科学决策等方面存在多种弊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必须在管理上突破制度瓶颈,逐步从家族式企业向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转变,甚至通过上市成为公众企业。
阳江的五金刀剪企业实行制度转型,目前究竟可不可行?企业主会不会因此失去对企业的掌控?可能还有部分老板存有疑问。但市佰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中明对此看得很透。他认为企业做大后,要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条必经之路。“企业到最后都不是自己的,不可能代代相传。”他说。在他看来,企业制度要转型,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型,因为做任何事,观念最重要。
三兄刀具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是一个“70后组合”,顾名思义,“三兄”就是三个兄弟,企业由三位股东共同掌控。三兄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兆星介绍说,其实他们是两个亲兄弟再加一个好同学。为了共同的事业,大家走到一起来了,组建了这家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这么多年,企业的运作很顺。一方面,是三人之间彼此熟悉,有感情基础;另一方面也依赖企业的制度规范。股东之间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把企业做好。
习惯了这种规范的公司运作,谢兆星认为阳江五金刀剪业的体制必须改变。他对笔者说:“顺德、南海的很多家族式企业已经改过来了,珠三角的今天就是阳江的明天。这是一个趋势,阻不住的。”
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由原市二轻系统集体企业改制重组而来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邓国辉介绍说,公司通过全员持股的方式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公司原有的40多名技术骨干和老员工基本都留了下来,并积极注资入股成为新飞轮的股东。改组后企业各个车间部门的负责人均由股东担当,这些工人的身份由“打工仔”变成了“老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各个股东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管好自己的车间、团队。“改制后,员工更加齐心协力了。采用这样的管理架构,效果好,效率高,我这个董事长当得也比较轻松。”邓国辉说。
国内外一些大企业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阳江五金刀剪行业也有人在尝试。今年上半年,广东银鹰集团就出招以高薪招聘职业经理和厂长。公司总经理麦桥认为,家族式企业不等于家族式管理,但家族企业在管理机制方面的一些弊端确实必须革除。
阳江现有1300多家五金刀剪企业,要让它们一夜之间全部转型成现代企业制度,这不现实。有关主管部门的同志说,最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所有者、决策者逐步接受这种观念,不断探索,结合企业实际走出一条平稳发展的转型之路来。
机制 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换
阳江十八子集团总经理李积回有一句话:“做刀剪,入门易,做精难。”刀剪要做精,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还要有科学的管理。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多数以订单生产为主,而且以前多是做低端产品,拼数量,管理上基本是粗放型的。五金刀剪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推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
谢兆星说,五金刀剪企业时时面临着压力,但管理抓得好,行业的生产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兄这几年花了很多的精力去练内功。谢兆星介绍,他们有两个举措:一是请来师傅。三兄从深圳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作企业管理顾问,咨询公司的人每个月来几天阳江,帮助培训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并且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层面的问题。二是为企业度身订制了一套柔性生产管理模式。阳江五金刀剪企业中,较少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更多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传统的岗位按件计酬式生产模式,是一种孤岛式的生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求产量的最大化,但对于整个生产线来说,效能未必最大,有时还会产生浪费。“按照生产任务安排,我们要求每个岗位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适量的产品,并根据订单的调整,人员和设备能很快切换到另一品种的生产。这样下来,库存减少了,财务成本降低了,生产更加有序了,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最终使客户更加满意,员工收入增加。”三兄公司生产经理谭启说。他认为,这种柔性生产模式,对阳江五金刀剪业整体上都适合。
已跻身较大型企业的新力工业有限公司,则在全市五金刀剪企业中率先推行ERP信息化管理。近年来,新力年产值增幅超过25%,建立了不锈钢离心泵、燃气烧烤炉等大型现代化生产线,产能的快速增加对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新力逐步建起了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资源数据化管理系统。公司副总经理曾海峰告诉笔者,在生产线每一个节点上,都有电脑记录采集即时生产数据,全公司400台电脑组成的监控网络,使得管理者对任一时段的生产经营情况了如指掌,比如当天出了多少货、还剩下多少生产资料、产品的动态合格率如何等等,生产管理在ERP中实现效能最大化。得益于这套系统,公司在生产、管理人员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产能和效益倍增。
管理精细化的理念在越来越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得到体现。广东盛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规范化程度相当高,几十个生产工序就整合在一栋四层高的现代化厂房里,产品和半成品在生产线上有序流动;所有的生产物料堆放整齐有序,车间与生产岗位的通道上,以箭头标出产品的流动方向;每个工作岗位上,操作工具和相关物品都放置在固定的箱子里,下班铃声一响,所有工作台恢复干净整洁。“精细化管理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生产规范做起来看似繁琐,实际上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公司董事长许开盛说。
理念 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
三兄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兆星说:“企业成功取决于两条:一是客户满意,二是员工满意。”五金刀剪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认识到,在用工难问题凸显、年轻一代农民工诉求多元化的今天,管理理念须随之转变,特别是在人的管理上,要做到刚柔并济,既要有刚性的制度,也要有柔性的服务与关怀,把人性化管理逐步融入到企业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中。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广东康力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的抛光、焊接等生产车间,仿佛走进了一个开着冷气的大场馆里,这里的平均温度比室外低了10℃ 左右,维持在27℃左右人体舒适的水平。原来,康力投入了100多万元建设起覆盖主要生产车间的循环水中央空调系统。“现在企业员工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加大投入改善生产车间的环境,还提高了新建员工宿舍的装修标准,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和生活阳台,增加了生活区内的娱乐设施。这既是对工人的人本关怀,也是为了应对用工荒,提升企业吸引力。”公司总经理韩祖强说。
企业关心员工,才能留住人才。谢兆星告诉笔者,三兄十分注重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员工宿舍基本都配备了空调,并预留一定比例的夫妻房。逐步引进机械化生产手段、添置空气过滤装置等,改善焊接、抛光、打磨等生产车间的环境。为应对物价的不断上涨,去年以来,许多企业已多次上调员工工资,最高的上调幅度超过30%。为留住熟练工人,巧媳妇厨业有限公司还对老员工给予额外工资补贴,最多的每月增补200元。在员工管理和生活服务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建起互助组织,企业和员工合力帮助那些急需救助的员工,营造出“以人为本、互爱互助”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管理回归人性化,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也给他们提供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能激发他们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多赢。
政策指引
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改变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导规模企业完善产权结构,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改造,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健全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经营机制,实现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二要积极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建立高效的内部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推动企业从传统封闭治理模式向现代开放治理模式转型跨越。
——摘自2011年6月2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宏广《在全市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柔性生产
柔性生产是针对大规模生产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所谓柔性生产即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力求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柔性生产是全面的,不仅是设备的柔性,还包括管理、人员和软件的综合柔性。
ERP管理系统
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针对企业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标准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