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电力供需“偏紧”。
电力短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在一季度能源会议上预计,今年国内用电量可能增长10%~12%,达到4.61万亿~4.69万亿千瓦时,今夏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电荒”正在成为现实,并且比预期的更早一些。
中国电力,70%以上来自于火电。“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在煤炭价格日趋上涨的今天愈加突出。电企发电越多,亏损越多;越来越多的电厂加入了降低负荷、减少发电量的阵营。
但从目前中国的电力供应结构看,仅仅电力价格实现市场化,仍然难以完全化解电荒高发的弊端。
市场化程度低下早已渗透至电力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我国电力供应品种还比较单一,水电、核电等新能源电力都无法独担大任。新能源电力成本远高于火电,电力价格完全市场化,会让刚刚起步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建设陷入停滞。所以,在相应的体制机制未有效建立的情况下,经常爆发电力供给紧张问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