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以来,四川、陕西、河南等多地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预警。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从12月6日到12月17日零时,成都一直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在仅仅暂停两日之后,成都市于12月19日零时起采取橙色预警以上强化措施。
重污染天气预警使多地采取限产措施。以水泥行业为例,多地已经开始执行限产、停产和错峰生产措施,导致水泥整体价格居高不下,区域价格也出现明显不平衡。
卓创水泥行业分析师侯林林指出,局部市场价格高企和供应不足,造成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大量外地低价水泥和熟料涌入高价地区,水泥和熟料的运输半径从200公里扩张到1200公里以上。
“比如成都今年的水泥价格非常的高,全年都在500元以上,这个价格对企业销售来说是不利的。成都一些企业本来考虑12月份稳定价格,1月降价促销,把市场份额夺回来,但是环保因素影响下能否降价存疑,因为现在整个库存非常紧张。”侯林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多地遭遇“限产风暴”
12月17日,河南开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发出通知,将开封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Ⅱ级)响应提升为红色预警(Ⅰ级)响应。同一天,河南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郑州市在12月19日晚至12月25日晚间,扩散差,空气污染将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决定自12月19日零时将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调整为Ⅰ级响应。
河南并不“孤独”。12月18日,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致函各相关市(区),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韩城市于12月18日20时发布橙色预警,并于19日20时前尽早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根据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发布《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的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市于12月19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橙色预警,遂宁、雅安、资阳3市启动黄色预警;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市于12月19日零时启动黄色以上预警;成都市于12月19日零时起采取橙色预警以上强化措施。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遭遇“限产风暴”。以四川眉山为例,根据通知,工业企业按照眉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业企业轮停清单的通知,橙色预警轮停第二批次的企业停产。成都的情况也是如此,而这明显影响相应行业的产品供给。
以水泥为例,侯林林表示,12月19日起,成都采取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以上强化措施,当日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乐眉(乐山、眉山)区域水泥企业再度停产,成都工地、搅拌站多数停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四川是我国的水泥生产大省。2018年,我国31省区市中,水泥产量最高的为广东,达到16082万吨。其次为江苏,为14717万吨。排名第三的四川,水泥产量为13752万吨。
其他的省区中,安徽、山东、浙江、云南、广西、贵州、河南、湖南和湖北9地水泥产量均超过10000万吨。12月份,江苏、四川、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多地遭遇到重污染天气,不得不启动相应的限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钢铁等多个行业的企业也在限产之列,但是从价格上看,水泥受影响更为明显,背后原因是什么?
“今年限产对钢铁的整体影响不算大,因为限产取消了‘一刀切’,各地根据天气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限产措施。比如,前几天有雾霾,唐山、邯郸、安阳等地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但是天气扩散条件好了以后,生产的限制就解除了,所以粗钢产量的释放还可以。”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时,这两年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非常快,比如通过高炉里添加高品位的铁矿石、加快一炉钢出炉时间、提高炼钢的产出等,改善了生产环境。而水泥的生产相对粗放一些,技术改进的难度也更大,粉尘污染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受限产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