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兵临城下”:两个城市的“对决”
5G正在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更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注意到,无论上海还是深圳都在争抢5G的诸多第一,其背后显然是长三角和大湾区这两个中国最具活力区域的竞争。他们所看重的5G自然不是一部影片的下载速度,而是一长串产业链的升级和我们现在远没有洞见的新兴产业机遇。不过,可以预见的是,5G的到来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以每平方公里数百万元投资为代价。在这一点上,两座城市所争的第一显然不仅仅是“作秀”,而是冲着有限的资源“秀肌肉”。(李清宇)
5G前夜,电信运营商加紧在各大城市场景布局。
4月23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联通签署了《深化5G网络建设和创新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2021年,中国联通将在上海投资150亿元。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同时透露,上海市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并拨通了全国首个5G手机对话,成为全国首个5G试用城市。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中国计划在今年实现5G的试商用,2020年正式实现5G商用。2018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三大运营商开始了大规模组网试验。
不过,由于5G牌照尚未发放,真正的商用仍需等待。“现在可以说是在技术、架构和资本方面,三大运营商在5G上都做好了准备,就等发令枪响了。”4月25日,某运营商高层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拿到牌照,到用户可以感受到的商用,大概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先从相关产业开始
3月30日,随着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虹口区拨通首个5G手机通话,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移动5G试用城市,全球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也在上海虹口建成,并开始试用。
一批小规模的试验已经在产业展开。目前,虹口区已建成5G基站279个,在5G应用场景方面,将聚焦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楼宇、智慧体育、智慧社区、无人机巡航、城市安全、城市管理、金融服务、文创体育等十大领域。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市是国内唯一被三大运营商同时列为5G外场试验的城市。在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透露,2019年上海将积极推动建设超过1万个5G基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到2021年,累计建设超过3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打造5G网络建设的先行区。
同时,鼓励5G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到2021年,上海将积极努力实现5G发展的“十、百、千”目标,也就是重点建设十个5G创新应用的示范基地,打造一百家5G创新应用的企业,5G相关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应用产业规模分别达到一千亿,也就是实现3个一千亿的目标,成为5G创新应用的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上述所建基站,能否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中国电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基站数量与很多因素相关,和覆盖模型关系最为紧密。“5G覆盖模型还没有研究好,只能先从大的方面建起来,然后再慢慢优化调整。很有可能一开始,信号显示5G,但是信号很弱。”
因此,大规模的应用,可能先从一些相关产业内部开始。目前,上海正在推进一批5G应用示范项目,将围绕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融媒体、智慧商圈、智慧港口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一批5G示范项目及创新产品加快落地。
终端网络亟待升级
全民都在期待5G引领的变革到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5G在2020年-2025年,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元。谈及对于5G业务发展节奏的总体判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认为,5G初期将以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为主,并逐步拓展各垂直行业,“5G在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应用,将创造数字经济的新价值体系,催生出更多需求,孕育新产品和新服务,创建新业态和新模式。”
尤其是在智慧教育、无人植保、远程医疗领域,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5G信号的延时可以到毫秒级别,这使得通讯的实时性更强。尤其是对于无人机来说,可以更加精准控制,比如现在飞机以10米每秒的速度飞行,一毫秒是飞10厘米的话,那么5G的速度很可能是100毫秒,飞机的控制性能将会更好。”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5G最大的特点是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这对于图像传输、智能感应等应用来说,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感受到5G还取决于终端的升级。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透露,公司将在中国7个省区市正式开通5G试验网,发布公司的5G品牌,推动5G发展。同时,他认为,“5G手机还要考虑价格,达到与4G手机接近的水平,让消费者可以接受。”
据了解,目前国内第一批具备5G服务的手机终端,包括华为Mate X、小米MIX 3、OPPO Reno、vivo NEX、努比亚mini 5G、中兴天机Axon 10 Pro等等。而行业老大苹果公司在5G方面的布局,还迟迟未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