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发布的一份专题调研报告就指出,当前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企业成本压力大。具体针对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压力,报告称,广东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已是印度5倍、越南3倍。
东莞家具商人张锡林记得,1997年他刚办厂那会,请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仅为每月350元,如今这一数字涨到三四千,20年涨了10多倍。
过去,低廉的劳动力是广东制造业兴起与繁荣的最大“红利”之一,然而在经济发展到新阶段之后,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如今的劳动力成本已从“红利”化为压力。
近日,广东省政协发布的一份题为《关于“提振实体经济,推动广东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专题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企业成本压力大。具体针对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压力,《调研报告》称,广东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已是印度5倍、越南3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发现,近年广东不断加大应对力度,包括降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和幅度、下调和规范社保及公积金的企业缴费比例,以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上涨。更为根本的是,广东大举推进“机器代人”及智能制造,谋求提高效益对冲劳动力成本上涨,可谓通过“标本兼治”。
广东副省长袁宝成最近还表示,该省将继续研究出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确保制造业综合成本不高于对标地区,形成成本洼地优势,以及确保粤东西北地区制造业综合成本不高于珠三角地区。
制造业人工成本压力大
今年上半年,张锡林的广东连盈家具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大约增长50%,但是他却苦笑着说:“赚不了什么钱,到头来都是在为员工赚钱忙活”。
因为订单增多,该企业随着扩大生产规模,今年的工人从过去5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但随之增加的人工开支,却又分食了新增的利润。
该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并非孤例。当前,广东制造业企业,尤其是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多或少都承受着一定的劳动力成本压力。
上述广东省政协的《调研报告》就指出,当前,广东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已是印度的5倍、越南的3倍。“企业反映:职工工资、福利等支出超过管理成本的1/3,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占到工资总额30%以上。”
劳动力成本压力巨大的背后,是人工成本近年的快速增长。这从近10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可清晰看到:2007年广东一、二类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仅780元/月和690元/月,而2015年涨至1895元/月和1510元/月,上涨一倍有余。横向对比看,当前广东最低工资标准也高于同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浙江和山东。
广东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则显示,当前广东的劳动力成本仍维持着不小的上涨态势:今年一季度,该部分所监测的企业之中,普工和技工的工资中位数分别上涨6.76%和7.74%,分别升至3132元/月和4031元/月。
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也促使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向外转移寻求新的利润空间。
张锡林也曾将企业转出广东省外,但不到两年却又回流。他说,成熟的工人和产业链都在广东,企业转移出去后面临着更多更艰难的发展问题。
而与张锡林一样,东莞蓝创捷特佳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建华也能清晰记得过去几百块钱就能招到工人的“好日子”,但他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再出现,因为经济发展有它的规律,企业只能适应规律获得生存和发展。”
“标本兼治”应对
现状和趋势难以扭转,但并非意味着不能加以应对。
事实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便不断加大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力度,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的应对思路和举措更是进一步系统化,谋求“标本兼治”。
2016年出台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其配套的“降成本”行动计划中,广东开始针对性地推进降低人工成本,并明确到2016年底要为全省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约250亿元。
2017年初出台的《广东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则更进一步明确,要经过1-2年努力,使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工资水平保持合理增长,企业“五险一金”缴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合理降低。
这份文件也对各项降低人工成本的举措进行细化,比如将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由两年至少一调改为原则上三年至少一调,目前仍按2015年标准执行;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一律不得超过12%等。
“今年最低工资标准没涨,我们的工资也就没涨。”上述东莞蓝创捷特佳的负责人曾建华说,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有着很强引导性。
不过,这仅是“治标”,更为根本的还是广东一直致力于推进的制造业整体向中高端转型,包括近年大举推进“机器代人”及智能制造。
广东省经信委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新增应用机器人达2.2万台,总量超6万台,保有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预计2020年末保有量将超30万台。
“转型趋势很明显,过去那种纯代工、低利润、低效率的企业一定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技术、创新强的企业。”曾建华说。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更宏观维度:今年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分别增长10.2%和14.1%,均远超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并且二者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攀升,前者已高达51.3%。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林平凡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广东低端劳动力优势丧失的趋势是显然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意味着广东要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印度、越南去对比和竞争,广东要对标的是美日等发达国家。
“对比美日,广东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整体上还是有优势,但更大的问题在于质量和水平。”林平凡进一步指出,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迈向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而针对一些难以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林平凡的观点则是,这些企业应在创意、品质等上下功夫,以最大限度体现人的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