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1日教育部公示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的名单出炉,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
4月11日教育部公示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的名单出炉,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此为标志,我国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涵盖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2011计划”标志着“产学研”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从国家层面上得到认可、得到支持,它也预示着中国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步入成熟期。世界高等教育史和企业发展史表明,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可以为企业和高校带来丰硕的收益。对高校来讲,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接地气”,从而知道高校应如何为社会服务。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知道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什么,知道企业需要什么科研成果,知道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高校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相连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企业来讲,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顶住天”。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知道了本行业的领先技术是什么,自己与本行业的差距是什么,也就明确了企业发展的目标。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就可能走出一条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新路。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呢?如何使校企合作顺利有效进行呢?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1)合作共赢原则。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共赢,基本的路径是协同创新,最终的目标是双方都获得自身需要的收益。这就要求,在合作中必须坚守“共赢”这个基础,只有一方获益的合作不可能持久。同时,为了“收益”之共同目标,双方必须协同创新,互相利用自身的长处来实现合作收益的最大化。没有“协同创新”,共赢就没有了根基。当然,高校与企业的“收益”愿景是不同的,高校更多地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社会收益更为明显;企业则更多地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收益更为明显。对此,双方必须互相照顾,彼此关切。
(2)优势互补原则。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必须找准对象,找到自己最为匹配的合作者。在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哪所高校是本企业产品最为优势的单位,哪所高校最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对高校来讲,也必须选准自己合作的适合企业,从而有利于自身人才培养,有利于服务社会。只有企业与高校对对方满意,才能有合作的基础。
(3)协同创新原则。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生产力,创新是生命,创新是财富。产品只有与世界同步,甚至世界领先才有生命力,高校与企业都应该视创新为根基、为路径。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协同盯紧“世界领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协同创新将为双方合作注入活力,也可以使双方共赢的目标最大化。
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校企合作的平台建设就成为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平台是联结企业与学校的纽带,也是双方协同创新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校企合作的平台主要有:
(1)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这类平台包括高校为企业开设各类课程;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特别是研究生;高校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等。
(2)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这类平台主要有“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
(3)成果转让中心,这类平台主要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公司、高校综合服务机构等。
(4)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这类平台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中心和机构等。
对企业来讲,选准平台,建设维护好合作平台是校企合作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企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困境和出路,同时对高校也要有一个很好的理解,本着共赢原则,找到双方都认同、接受并乐意从事的项目,建设项目工作机构,打造双方合作的平台。对磨料磨具行业来讲,选择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作为协同创新伙伴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平台搭建好以后,维持运行的良好机制与制度就成为关键的问题。在机制方面,双方应本着合作的意愿与原则,在机构、人员、资金投入、利益分配、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充分协商,达到合作无缝隙。在制度建设方面,校企双方面一定要把合作目标制定清晰,明确合作内容,严格界定双方责权。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虽然步入成熟期,但在实践上还有不少误区,普遍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实现。主要的原因是,在认识层面上,高校普遍把校企合作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企业把高校作为咨询机构,双方并没有搭建合作共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平台。在组织层面上,虽然我国在1991年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但大部分本科学校未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一类的组织。企业也没有这方面的机构与认识,存在临时合作的现象。在机制设计方面,大部分企业与高校并没有出台相应合作的系统性文件或实施计划,可操作性的设计尚处于萌芽状态。在制度层面,政府的政策援助规定乏力,企业与高校没有直接参与的内动力,校企合作的机制制度尚未良性运行。
但我相信,在“2011计划”的引领下,企业与高校都会产生合作的内动力,校企合作将步入成熟期。
(作者: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校长 刘广明)
(本文转载自《磨料磨具》第27期杂志2013-05-24)
(本文转载自《磨料磨具》第27期杂志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