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不仅是主要木材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木材消耗大国。2010年,我国生产木材1.3亿立方米,占世界木材产量的3.9%,其中商品材0.8亿立方米,农民自用材与烧材0.5亿立方米。进口...
我国不仅是主要木材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木材消耗大国。2010年,我国生产木材1.3亿立方米,占世界木材产量的3.9%,其中商品材0.8亿立方米,农民自用材与烧材0.5亿立方米。进口原木0.3亿立方米、锯材0.2亿立方米,进出金额接近100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每年消耗原木约为1.35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同时,在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出现了追求生态需要的共同趋势,林产品贸易从规模到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木材资源出口国逐步减少原木出口,发展自己的木材加工工业。有效利用国际木材和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而世界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各国对资源保护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增加了我国进口木材的难度。与此同时,天然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禁伐和限伐,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但是,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木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有效解决木材供应紧张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我国木材主要进口地是俄罗斯、新西兰、南美洲与非洲部分国家。俄罗斯无论从森林资源蓄积量到可供采伐的森林蓄积量,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并且俄罗斯在亚洲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原始成过熟林可供采伐。2010年,俄罗斯森林资源面积约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0%;森林资源蓄积815亿立方米,每年生长量多于8亿立方米;成熟林480亿立方米,按照采伐量小于生长量原则,每年可供采伐的森林蓄积至少8亿立方米,而2010年实际采伐量仅为1.7亿立方米。
尽管俄罗斯限制原木出口,但允许在当地加工成锯材,我国可发挥相邻优势以及运输距离短、费用低等特点,充分利用其木材资源。我国东北林区积累了丰富的森林采伐经验,大量劳动力可以输出到俄罗斯从事木材生产。俄罗斯的红松、白松、落叶松以及樟子松、雪松等木材与我国东北林区所生产的传统红松、白松、落叶松等木材是同类品种,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因此,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国应长远规划,合理有效开发利用俄罗斯森林资源,解决未来10年内木材短缺的严重问题。同时,也要采取进口多元化方式,从不同国家进口林产品。
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进口非洲、南美洲木材。虽然非洲木材产量占全球的20%,但是90%以上用于当地居民的自用材和薪材。长远地讲,非洲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期望值较低;南美洲森林资源相对丰富,可以作为进口木材的重点战略区域。
(二)增加造林力度,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末,我国木材需求将达到5亿立方米左右,供需缺口近2亿立方米,其他林副产品供需缺口将达3000万吨。在木材等林产品进口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必须立足国内的林地和物种资源优势,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全面提升木材等林产品供给能力,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
近年来,我国每年造林面积600万公顷,在加快造林绿化速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速生丰产林建设,增强木材供应潜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要。人工林采伐已成为我国南方木材生产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广东、广西。南方木材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林。
(三)增强林产品加工水平,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我国林产品加工企业多,生产工艺技术普遍不高,功能型产品少,深加工比例小;分散落后的小作坊式生产占有比重较大,缺乏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林产品企业规模小、初级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技术的林产品企业所占比重较少。木材综合利用率不到65%,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超过了80%。按我国现行木材消耗规模,若综合利用率提高1%,相当于增加了40万立方米木材。因此亟待加快林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木材消耗量,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