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的市场在海外,特别是一些有规模的光伏企业依赖海外市场更加严重,98%以上的产品仍依赖出口,这样美国针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所带来的冲击就会比其他产业大得多。美国抓住这样的机会打压中国的光伏企业也给我们提醒在积极应对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的同时要注意开发国内市场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市场也在积极的准备中,国家已于今年发布了光伏企业上网电价,虽然还有一些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企业也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做好开发国内市场的准备。
调整产品结构 把握高附加值
目前美国为世界上主要的光伏设备制造商之一,这也是光伏行业利润最高的环节,中国企业此前的薄膜电池设备和多晶硅多来自于美国生产商。资料显示,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生产设备和多晶硅的出口金额远大于中国,美国有着18.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我们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资料获悉,根据近期调查来看,目前有28个省、市、自治区涉足光伏,全国共有300多家光伏企业,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倾向,从调查数据看,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实现率(实际产能与规划产能之比)为54.9%,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与实际产能之比)仅为25.8%.
目前随着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逐渐接近火电上网价(2012年达到1元/千瓦时),中国的光伏市场也将迅速扩大。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负责编制的《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中,将2015年国内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由5GW修订为10GW,到2020年,目标由原来的20GW修订为至少要到50GW。由此看出国内市场也在积极的准备之中,但我们的光伏产品的制造设备还主要依赖进口,最大的利润环节还是由外国企业拥有。
目前我们知道,从整个晶硅太阳能生产产业链来看,国产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线切方机、单晶槽式清洗/制绒机等设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可以满足行业的需要,可替代进口设备,目前市场占有率也相对较高。
扩散炉和PECVD,目前大量应用的国产设备都是管式的,由于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设备性价比也高,所以这些设备的市场认可度也高。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硅片尺寸的加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更适宜整线自动化的连续式设备应给予重视,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国产多线切割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和快速高温烧结炉等关键设备今年刚刚开始试用,期待更全面的突破,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设备的差距,彻底打破产业链关键设备的瓶颈制约。这更是我们面对国外重压之下努力赶上打破垄断的的机会所在。对于大尺寸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更是基本依赖进口。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我国还是空白。而这都有待于我们抓紧设备的创新开发,这样才能加速电池片成本的降低和转换效率的提高。
光伏企业要积极调整运营模式
我们知道太阳电池制造商的规模不断扩大,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但是这样大量的销售却是很单一的产品,最终出货都是太阳电池组件,市场也相对单一,因此受单一市场规律的控制,一旦欧美市场出现波动,公司整体就会陷于停顿,而一旦因市场不畅造成库存增加,资金无法回笼,企业将很难应付,而且越大的企业越难支撑。2010年全球光伏产量第二名无锡尚德公司产量为1585MW,按2010年销售均价大约每瓦15元人民币,全年产出约238亿元,这就要求每月产出19.8亿元,如果一旦市场出现突然变故,销售不畅,像这次美国的反倾销的行动,一旦得逞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局面。因此面对市场波动,整个中国光伏企业要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在2010年兴起的一味扩大生产规模的经营模式将会受到考验。
政府的补贴政策模式也不可能是长期光伏企业发展模式,适应市场发展,按照市场要求逐步实现制造设备核心产品的国产化降低成本是发展出路,因此像前几年出现的那种短期投机及暴利的经营模式是不可能长期重复上演的。未来的光伏产业将是一个规模更加巨大、但是利润空间趋于合理的产业。
积极调整三头在外的局面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知道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应该说三头在外,我们的原材料在外,我们的市场在外,我们的关键设备在外。实际上真正我们自己做的这一块,就是一个低层次的加工。这个低层次的加工就是一个高耗能的、高污染的环节。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电力,把我们的煤炭用了,把二氧化硫留在我们自己的上空。我们的光伏电池产量2010年世界第二自己做的电池这么多,卖出去了,真正在发电的环节、清洁能源的环节上的使用是在国外完成的,而在生产加工这个环节,是在我们国内完成的,是耗能环节、污染环节。对我们国家来说,目前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状况。我们自己产的这些太阳能电池,应该自己去生产、去做电站,自己用来发电,应该说才是最科学的、最合理的。目前上网电价的出台有利的推动光伏产业国内应用,然而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国内补得少,没有利润推广也很困难。因此企业的成本控制就很重要,如何减少成本提高转换效率是国内光伏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以前我们对于太阳能光伏上网电价正在实施,外国人还能补贴,我们这样把产品卖掉也行。可是现在,欧美补贴减少或不补贴了,那么我们产品如何获利就成问题,因此要解决三头在外也是光伏企业扩大内需的需要。如果解决不好整个产业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大多数企业都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而这是我们所不想得到的。当然产业链上相关产值过剩的产品也需要调节,通过本次调整能达到一个结构合理的水平。化学能源的枯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用可再生能源来取代化学能源,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总之,近年以来出现了光伏产业的多重巨大利好,包括日本核电危机、中东政局不稳、石油价格暴涨等,这也将推动光伏产业的增长。现在是欧美等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与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的一种博弈,特别是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将是光伏企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阻止光伏产业国际化的行动都会被历史车轮碾碎。美国的双反仅仅是光伏发展的小插曲,这也提醒中国光伏企业要提高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在最终反对美国双反获胜之后,光伏产业将呈现又一轮大的增长。